本报记者 寇佳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货物进出口(以下简称“进出口”)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我国进出口的主力军。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8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的55%;2023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当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为50.2%。
从50.2%到55%,占比连续提升,体现了民营企业在进出口领域的重要地位,也见证了民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成长壮大。
政策与企业“双向奔赴”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自我实现”。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民营企业在自主品牌出口、消费品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领域均有良好表现。一方面,民营企业敢于自我超越、勇于创新,注重品牌建设的同时也关注诚信建设,为开拓海外市场持续蓄力。另一方面,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民营企业的产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新兴市场的开拓方面,民营企业亦主动作为,与我国顶层设计完美地实现了“双向奔赴”。去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下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2%、6.4%、13.9%,在我国与上述地区贸易中的占比分别提升到62%、61.1%、54.2%。
“新兴市场往往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此外,新兴市场在电子商务、交通物流等行业的潜力有待释放,这些行业与我国民营企业的优势高度契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广阔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未来,民营企业在我国进出口领域将会取得更好成绩。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融资环节。
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发挥进出口主力军作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强民营外贸企业融资支持,一是畅通已有渠道,改善服务方式,将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为民营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服务;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开发跨境数字融资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拓宽融资渠道,也要充分考虑前沿技术与多元化融资平台的重要性。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用好金融科技,深化区块链金融应用,优化服务流程,为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拓展债券融资市场,促进多平台协同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