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股票

政策利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速 火箭回收复用备受关注

本报记者 许林艳

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其中提到,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建设5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商业航天新模式新业态加速生成。

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多个领域。作为新增长引擎,今年商业航天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地都在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在政策利好加码的同时,SpaceX星舰在10月13日举行的第五次试飞中,历史性地实现了火箭一级助推器的半空捕获回收,也为商业航天发展带来好消息,有望推动降低商业航天进入门槛。

政策持续加码

不仅有广东省,多地政府都在发布商业航天利好政策。

今年5月,湖北省发布《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2024-2028年)》,其中提出,形成年研制60发运载火箭、500颗商业卫星能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新增上市企业5家左右。

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其中明确了八大任务,包括卫星星座建设、政策先行先试、搭建共性技术平台等。之后,北京市经开区发布了《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再用5年时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

此外,设立产业基金也是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方式之一。天眼查显示,2024年7月,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出资额达100亿元,该基金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北京达晨鲲鹏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京国管置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政策加码,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为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3.2%,预计2024年将达到2.34万亿元。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主要参与者为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系企业和航天系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80%。”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火箭回收技术重要性凸显

火箭回收技术是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变革,实现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据了解,传统的一次性火箭在发射后即报废,但是通过回收火箭的第一级助推器和整流罩等主要部件,能够显著降低每次发射费用。

10月13日,SpaceX星舰在第五次试飞中,历史性地实现了火箭一级助推器的半空捕获回收。民生证券表示,此次星舰回收的成功尝试为全球低轨卫星产业链及深空探索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低轨部署成本在未来有望进一步下降,商业化运营有望进一步优化。

我国在火箭回收方面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中提到,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发动机变推力、再入返回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力争3年完成百公里级亚轨道火箭回收飞行验证,5年内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

目前,国内的一些商业航天公司也已经开始尝试火箭回收,例如蓝箭航天的“朱雀”系列火箭。“不过,现阶段在火箭回收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包括精确控制火箭着陆、重复使用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回收后的维护和检测技术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中不断攻克,以实现火箭回收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编辑 闫立良)

浏览:1001
日期:2024-10-17来源:兆易创新股票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