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2023亚太金融论坛于3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合作 包容发展”为主题,着力探索数字化、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举措,及“双碳”、投融资、普惠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代读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的致辞。
陆新明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我们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引领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近十年来,我国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了84%和58%,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超过57%,重污染天数比例只占到1%左右,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34.4%。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总量实现年均6%的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快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一年多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成为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到2023年的3月17日,也就是昨天,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6.2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涵盖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等全流程的基本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环节。碳市场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发挥了碳定价的功能,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三是气候投融资试点有序开展。气候投融资是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有力措施。近年来,我们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在气候投融资、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的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共同启动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先进经验和优秀实践。去年8月,确定了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四是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显著提升。我们连续十年举办“全国低碳日”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年我们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年度报告,向国内外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五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我们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原则和目标,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推动《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取得与发展中国家有力的成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