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有所扶,是“民生七有”的重要内容,而公益慈善是实现弱有所扶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制度建设方面,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慈善法将护航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公益慈善的话题总被频频提起,怎样提高公众慈善捐赠积极性?如何提高慈善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公信力?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情况如何……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孙达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回答了以上问题。
全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2000亿元
NBD: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如何?与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孙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表现在第三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慈善事业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慈善事业实现质的突破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慈善组织数量与规模明显提升。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存在两种类型,一是经过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二是没有经过认定但实际上符合慈善组织基本特征的非营利性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深厚基础。 其次,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备案的慈善信托1433单,全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2000亿元。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国志愿服务队伍已超过123万支,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7亿小时。正是由于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的蓬勃兴起,慈善事业所承载的第三次分配在我国收入分配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被社会各界日益重视。
从2020年开始,我国民政领域志愿服务次数超过2000万人次
第三,慈善生态系统日益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开辟了广大空间。
第四,慈善文化逐步深入人心、获得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慈善文化宣传教育,并将每年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使“人人慈善”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第五,慈善事业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随着我国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的日益增多,慈善事业在完善社会保障、参与社会治理、投身第三次分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增强。
当然,与世界上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慈善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但近年来慈善组织逐年募集的捐赠款物总额并未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左右。
近年来,我国个人向慈善组织进行捐赠的占比依旧较低,仅占全部捐赠总额的25%左右。分析起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与专业性有所不足,直接影响了个人捐赠的积极性;现行税收政策等对个人捐赠的激励力度不足等。
近年来,我国慈善服务社会组织捐赠收入金额有所波动
现代科技手段是提升慈善事业效率与透明度的利器
NBD:针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问题,有哪些改进措施?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孙达: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最基本要求。新时代新形势下,慈善事业更应该秉持透明、干净、可持续的理念,强化价值与道德教育,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首先要强调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慈善组织依法合规经营,规范慈善活动从筹款到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全过程行为,加强对捐赠者和受益人的保护力度。
第二,要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有效防范各种不当或违法行为。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推动慈善组织通过公开自审、社会监督和公开评估等方式,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三,要提高慈善事业发展力度,事业发展健康了,募捐与使用渠道疏浚了,公开透明也就实现了。
探索与创新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将互联网等引入慈善领域,是提升慈善事业效率与透明度的利器。建立在线慈善平台,可实现捐赠和公益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督。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慈善款项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保证善款的正当使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慈善项目的科学评估和高效管理,确保慈善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能够让更多人信任和参与慈善事业。
NBD:在慈善捐赠方面,我国公众的参与程度如何?您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孙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道德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深度、广度和温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最近三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针对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的救助帮扶方面,慈善早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
尤其是在互联网成为慈善募捐的主要渠道与平台后,我国参与慈善捐赠的人数正在呈几何式增长,以“99公益日”为例,2023年“99公益日”活动期间,公众参与人数超过1.2亿,较上年翻1倍;爱心符号“小红花”互动量超过3亿;公众筹款超过38亿元,展现了慈善所拥有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
总结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的总额虽有所增加,但总体规模依旧较小,人均捐赠额较低,社会捐赠文化氛围还不浓厚。此外,我国对慈善捐赠的激励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比如慈善捐赠税收方面,对慈善捐赠的扣除限额标准偏低、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尚忽视非现金捐赠等,这些都对公众捐赠的积极性有所影响。
为改变这一状况,更好地提升公众慈善捐赠热情,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着力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文化氛围。重点是注重慈善价值观的养成,加强“慈善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引导大众媒介关注慈善,注重对慈善典型人物的宣传推广,推动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慈善观。
二是加大慈善政策优惠力度。重点是根据新修改的慈善法落实工作细则,扩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范围,适当降低慈善组织获得税前扣除资质的门槛,简化退税和异地认定流程。进一步完善慈善捐赠人权利保护制度。
三是确实推动慈善捐赠公开透明和合理使用,明确慈善组织违反信息公开的惩罚措施,加强对慈善捐赠资金的跟踪监督,提升慈善捐赠绩效,涵养阳光慈善意识,强化透明慈善制度。
要挖掘培养慈善专业人才
NBD:我国慈善组织在数量、规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慈善组织?
孙达:前面我谈到过,截至2023年底,全国慈善组织有1.3万余家。虽然数量较过往有所增加,但也依旧存在地域分布不均、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之间、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慈善组织数量上的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这种不平衡现象使得各地区慈善组织之间无法形成有效合力,覆盖到每一处应该覆盖的地方。
与时代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慈善组织尚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状况,突出表现为专业人才紧缺、专业力量不足等,已成为掣肘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之一。权威机构数据显示,自2019年始,我国高校才开始系统推进慈善教育。截至目前,全国仅有35所高等院校开展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培养的慈善专业本科毕业生不足千人。慈善组织急需具备项目策划和实施能力、传播和新媒体运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慈善事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受到影响,一些行业怪象、乱象也由此而生。如有的慈善组织缺乏专业筹款人员,导致好的项目无法筹到足够善款;有的缺乏专业财务人员,导致在运作项目和公开信息时损害公信力;有的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导致慈善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却浑然不知。说到根本,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挖掘培养,是一道摆在所有慈善组织面前的“必答题”,且已经到了从速作答的时候。
NBD:如何提高慈善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公信力?在慈善公益事业中,如何引导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政府、企业和慈善组织如何形成合力?
孙达:提高慈善组织运作效率和公信力,是实现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一。进一步加强慈善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构筑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慈善生态和治理格局,对推进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应重点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一是不断建立健全慈善组织领导体制。从大的方面说,要认真落实慈善法要求,在党委领导下,由各级政府建立慈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慈善事业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
从小的方面说,要下大力气提高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水平。各级各类慈善组织都应以提高业务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慈善组织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监督程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组织“透明、高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慈善行业协调机制。鼓励发展枢纽型慈善组织,充分发挥慈善行业组织和枢纽组织的统筹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资助型、服务型等各层次、各类型慈善组织全面发展,形成层次清晰、分布合理、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慈善组织良性生态格局,提升慈善行业自律能力和自治水平。
三是要持续加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组织、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完善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评价体系,拓宽职业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提升慈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关于如何引导和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我认为需要着眼于现实情况,根据不同切入点与着重点,逐步实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机制,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牢固树立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在于有责任的企业文化建设,让履行社会责任之根深植于企业员工心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建立与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制度。如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以此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
三是明确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规范,促进企业形成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倡导诚实守信、品质至上、持续创新、绿色人文等理念,指导和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引导企业员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四是丰富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好载体、平台与渠道,明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方法,并逐步打造品牌项目,以此为抓手,不断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在世界各国的社会实践中,慈善事业始终都是政府实现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慈善事业不仅是一种公民品德的体现,就政府而言,更是一种社会管理的必要方法。慈善事业通过价值观体现与财富流转,在政府、企业、慈善组织和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分配,帮扶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是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具备柔性和显性社会效果的完美方式。
慈善事业是从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需求出发,通过自上而下的帮扶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慈善行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结构,从而实现社会创新和社会转型。
我国民政领域志愿服务时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NBD:我国慈善事业有哪些具有创新性的慈善项目?
孙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慈善事业从萌芽复苏到茁壮成长的过程有无数创新性的慈善项目,它们的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受益者之多已被社会公认。
这里我只谈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幸福家园”工程是由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省市慈善会与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公益宝”共同建立的一个针对全国近70万个村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慈善赋能项目。
项目拥有“两大功能”,即通过互联网为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互助基金,帮助村社规范筹募慈善资金,用于实施村社慈善公益项目;建立一套慈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帮助村社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还有“四大作用”,即赋能社区、链接乡愁、提升能力、树立信心。
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共有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机构参与实施“幸福家园”工程,共计开通地区近900个,共认领村社43000多个,发布项目23000多个,累计筹款16亿元,被称为新时代的“希望工程”。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