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多位与会专家对记者表示,春节过后刚开工,证监会就召开系列座谈会倾听市场各方意见建议,反映了监管决策层充分倾听,尊重各方意见,共建市场的信号,对于稳市场、稳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决策层充分倾听尊重各方意见
座谈会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专家学者、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私募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代表参与座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都参加了第一场专家学者座谈会。
“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就召开系列座谈会,说明了决策层对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高度关注。”吴晓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这次是比较广泛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彭文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两年多下跌,中国股市调整幅度已经比较深,与外围股市形成较大反差,可以说是形势严峻,同时在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新形势下,资本市场的角色更加重要,其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系列座谈会,反映了监管决策层充分倾听,尊重各方意见,共同探讨如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春节假期刚结束,证监会就召开系列座谈会,围绕市场关心关切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充分展现出证监会充分倾听、尊重市场各方意见、回应市场关切的诚挚态度,释放了关键时期共建市场、持续发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政策暖意。”田轩对记者表示,“作为受邀专家,我们在座谈会现场充分感受到了证监会新任主席问计于市场、问计于专家、科学决策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短期亟需稳市场、稳信心
在座谈会上,专家围绕稳市场、稳信心以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平稳发展建言献策,互动热烈。
吴晓求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资本市场在其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仅靠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一己之力是很难阻止的,各国央行一般都会介入,而维护金融稳定本身就是央行的重要职责。
彭文生亦谈及要处理好股市和经济的关系。他认为,处理好股市和经济的关系,需要标本兼治。改善资本市场表现的治本之策在于“宽财政、松货币”,以改善经济基本面。同时,当股市陷入悲观预期主导的负循环陷阱时,需要主动采取干预措施终止股市负循环,而且这样的干预需要伴随基础货币的投放,只有基础货币的投放才能持久的增加安全资产的供给,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
“围绕当下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这一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增加投资回报是首要任务。”田轩说。对此,他认为,以投资者为本、增加投资回报的制度设计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吸引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上市,增强可投性;也要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应退尽退,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完善基础制度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加强监管,用严刑峻法对资本市场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营造良好市场生态,成为与会专家共识。
“要实施严刑峻法,对严重欺诈发行上市、虚假信息披露,给予毁灭性的打击。我高度赞同申报即担责,一定要这样进行严监管。”吴晓求说。
田轩亦提出,要切实加大对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监管的惩处震慑力度。虽然新证券法已将财务造假的处罚上限大幅度提高。但客观上来看,相比于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等带来的超高额收益,目前的行政处罚力度仍然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未来,应进一步推动促进刑法和证券法的同频共振,严打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其中很重要的,是继续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涉案签字律师、注册会计师、保荐人等进行更严厉的追责,从源头上断绝中介机构渎职的可能。”田轩说。
彭文生认为,严监管尤其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有助于A股中长期健康发展,但在当前市场预期弱的时候,也可能加大投资者对尚未被处罚企业即将暴露问题的担忧,可能诱发类似于银行挤兑的效果,不利于短期稳定市场。因此,对于加强反欺诈、加大退市力度等严监管政策而言,重在制度完善以培育好的生态,短期来看需要把握好节奏。
从中长期来看,“要实现支持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科技金融目标,关键是实现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开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注册制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推动注册制改革走实走深的关键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中心来完善一系列基础制度安排,尤其是要加强反欺诈监管。从大家的发言来看,这是基本共识,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彭文生说。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