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强化扶持政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自2021年7月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出台以来,从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到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再到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等,我国种业振兴领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距离了解我国种业振兴最新进展及育种技术创新成效。
助力“粮食千亿斤”工程
为进一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助力“粮食千亿斤”工程,最大潜力在种子,选育出数量更多、性状更优的新品种成为重要发力点。
早在2019年,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旗下的先正达集团中国便投资约3.45亿元,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种质创新和新品种一体化研发平台——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简称“杨凌技术中心”),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工厂化、集成化智能育种能力的平台。自2021年4月份杨凌技术中心一期建成以来,其在研发育种方面即取得显著成效,并推出系列优秀新品种。
所谓的育种,其实就是将作物优秀的基因组合到一起的过程。在传统育种模式下,育种大多靠“拆盲盒”,需要通过观察性状的田间表现,不断地筛选、组合,周期漫长,且充满偶然性。但在杨凌技术中心,育种的创新已成为一种相对可控、可预期的过程。
“一个优秀的品种是多种优秀基因的整合,核心即是将抗病、抗虫、耐除草剂等性状快速转育到目标材料。鉴于植物生长不可拔苗助长,需要固定生长周期,因此这往往需要进行多代转育和大量作业,但传统方法耗时费力。”杨凌技术中心性状整合中心负责人杨炳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基于此,杨凌技术中心打造了国内转育通量最大、速度最快的生物育种性状快速整合平台,借助分子检测技术,育种家可以快速准确地从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材料中筛选出所需基因,以精准预测育种材料是否具备想要的性状,再经相较传统育种少得多的若干轮测试,最终选育出新品种。
为进一步对标前沿的生物育种,杨凌技术中心在国内种业行业首创LED无极调光温室,可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和外界光变化,实现光强动态调节,突破季节限制,针对玉米育种可做到每年4代至5代的水平,比传统育种提速2倍多;建设国内最大的单倍体工厂化生产平台,年产百万株单倍体苗和数十万双单倍体,可以批量化创制优良种质,加速育种流程。
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种子业务单元总经理应敏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农业发达国家正迈向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育种4.0时代,但我国育种行业还普遍处在由杂交育种2.0阶段向生物育种3.0阶段的过渡期。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致力于加快中国育种升级迭代的速度。
培育壮大优势种子企业
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2年,我国农作物种子企业由4316家急剧增长到8159家,但规模以上种子企业占比由35.8%降低到24.2%,种子法第17条规定的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具有较强育种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占比在2%以下”。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种子法,前述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种子企业。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领军型种子企业,增强产业集中度和种业竞争力。
种业行业是一个创新驱动行业,其创新性特征较为显著。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中化是目前我国种业产业链领先企业,而先正达集团中国又是其核心运营平台。
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告诉记者,下一步,先正达集团中国将围绕研、育、繁、推等重点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局。具体来说,先正达集团中国以优质品种产出为核心,以科研为驱动力,加速种业科研能力建设、平台打造和成果转化效率。一方面,借鉴先正达集团全球经验和体系,结合中国需求构筑起核心环节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研发体系和平台布局;另一方面,与中国研发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机制,通过科研合作将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识别、筛选和转化,最终推向市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种业实际上是农业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所有的技术都可以浓缩到种业里。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当前种业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不过,若从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角度来看,未来还需在三个方面做好竞争力的提升工作,即种子创新能力、工程化技术的体系效率以及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只有这三个方面都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