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见》从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具体来看,在发展民生事业方面,要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支持与养老机构共享资源,拓展陪护场景。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加快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机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能力建设。
在扩大产品供给方面,《意见》指出,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同时,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同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拓宽消费供给渠道,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
在聚焦银发人群多样化需求方面,《意见》指出,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
在要素保障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应用,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研活动,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同时,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占总消费的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责任编辑:董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