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提升个人养老金投资积极性 专家建议多方面完善制度

本报记者 吴晓璐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年多来,一直伴随着“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近日,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表示,证监会将协同相关部委做好试点评估,同时督促基金管理人扎实提升个人养老金管理与服务水平。包括:全面强化机构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稳步推出更多契合个人养老金需求的投资产品,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等。

市场人士认为,造成个人养老金“缴存冷”的现象,有代销机构重开户、轻维护,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不佳等多方面原因。未来,提高个人养老金投资积极性,可以在提高税收优惠幅度,优化个人养老金产品,提高账户取用的灵活性,打通第二、第三支柱的转存制度等多方面发力,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加强监管,提高投资者信任度。

超5000万人开户

个人养老金产品达726只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一年多来,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有序,开户数量快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非常可观,仅一年多的时间已有超5000万人参与个人养老金保险储蓄理财,成为我国个人养老的重要补充手段和金融理财的重要工具之一,为活跃我国养老理财资本市场发挥了有益作用。

虽然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较高,但缴存资金相对不高,实际投资金额更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等个人养老金承销机构的重营销、轻投教、重开户、轻维护行为是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之一。此外,我国缴纳个税人数有限,个人养老金对此类人群不具备吸引力。

其次,投资风险波动增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张依群表示,我国个人养老金缴存比例低,主要是因为去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理财收益下降,股市低迷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缴存的积极性,投资风险波动增大,出于投资安全审慎考虑,个人养老金投资总量规模不大,增速明显放慢。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共726只,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80只、保险类产品58只、理财类产品23只。

据证监会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账户有57.6亿元资金投资养老目标基金。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整体欠佳,林晓征表示,目前相关制度试运行仅一年,应客观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和收益表现,坚持通过长期投资更好实现保值增值,发挥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优势和功能定位。

进一步完善制度

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

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投资积极性和产品吸引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张依群认为,只有整体经济形势实现根本性好转,市场环境和未来预期明显改善,投资安全性、收益性明显提升,才能有效调动个人养老金投资积极性。

个人养老金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要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明明认为,我国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幅度较低,未来可以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对特定人群进行直接补贴或可发挥杠杆效应,有效扩大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同时,我国个人养老金仅有EET模式(是指在补充养老保险业务缴费环节、资金运用环节免税,在养老金领取环节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税收模式)账户,或可参考美国Roth IRAs(罗斯个人退休账户),开创我国TEE模式(是指在缴费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资金运用环节和领取环节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一种税收模式)。

其次,优化个人养老金产品,提高产品透明度。张依群表示,在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设计上更加突出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个人投资的叠加效应,不仅要扩大个人收益,更要丰富投资渠道,定期公布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增强个人的知情权和信任度,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到个人养老金投资中去。

“期限较长、风险等级较低、投资较为稳健的各类理财、基金、保险产品均可以考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明明说。

再次,适度提高产品投资、账户取用的灵活性。张依群表示,投资产品应打通储蓄型与保险、理财、基金、股票等其他投资形态的转换渠道,建立完善个人养老金及时跟进和合理退出机制,保证投资产品的灵活性和变现能力。

最后,探索打通第二、第三支柱的转存制度。明明认为,第二、第三支柱转存制度并未确立,可完善转存制度。

此外,还要强化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张依群表示,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个人养老金投资规定,强化政府监管,实行投资公开,避免投资空转,严禁弄虚作假,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浏览:255
日期:2024-01-16来源:中国财经最新消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