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2020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 稳增长尤为重要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节点,宏观政策的制定要“稳”,微观政策的执行要“活”,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协同高效,“活”“稳”兼顾,共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的新闻稿中,“稳”字被提及29次,可见“稳”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字,稳增长最为重要。

会议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除了结构性和周期性的原因,今年还新增了体制性原因的表述。回顾今年的经济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虽然整体保持了稳中求进的态势,但不得不承认经济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行压力是在增大的,这就意味着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增长尤为重要。

再来看会议提到的“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三期”是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这个表述出现在会议中,说明我国目前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增长而不是高速增长的道路上,面临着经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各方面结构性调整压力、前期经济刺激计划还未完全消化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我国目前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宏观杠杆率可以有小幅度上升,即通过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等结构性加杠杆措施来助力经济增长。未来经济发展既要防风险,也要稳增长。

为此,今后的工作要紧紧围绕“稳”字,全方位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结合多种货币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重点是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更好更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核心在于优化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实施导向更为精准的财政政策,重点保障民生建设等重要领域,服务国家经济稳增长。

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我国金融系统总体健康,未来要在继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稳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整顿金融秩序,应对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和补齐制度短板的工作基础上,合理适度调整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既不能大力去杠杆,也不能大水漫灌加杠杆,要压实各方责任,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加大开放,一方面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资的引入和保护,全面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降低关税总水平,发挥好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作用。此外,改革开放还要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培养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增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节点,宏观政策的制定要“稳”,微观政策的执行要“活”,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协同高效,“活”“稳”兼顾,共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责任编辑:年巍)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浏览:749
日期:2024-01-15来源:财经新闻网官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