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迈入2024年,各方对资本市场改革重点翘首以盼。1月6日,在第二十八届(2024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展开热烈讨论。参会人士一致认为,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将从融资端转向投资端,在支持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发挥其枢纽功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重视投资端改革
去年10月份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与会人士认为,过去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侧重发挥直接融资功能,下一步,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就需要优化投资环境,重视投资端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枢纽功能意味着在整个现代金融体系中起着基石和核心的作用,还要有极强的辐射力,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在建设金融强国中的战略价值。资本市场生于融资,但是要长于成长,因为投资者的钱不是公益的,是需要回报的。如果企业没有成长性,市场就没有成长性。所以,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要从融资市场转向投资市场,发挥社会财富管理功能。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需要不断的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从融资到投资,最后融资和投资形成更好互动。他表示,过去资本市场要解决融资问题,主要是支持企业发展,但是对投资的关注度不够,如果不重视投资,资本市场就会失衡。从社会融资体系、居民财富结构、资本市场功能“三大系统”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资本市场,“三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不重视居民的财富结构,不注重投资,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也无法更好发挥。
在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背景下,资本市场需要投融资并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一方面,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型的增长走向创新驱动型的增长,需要有一个能够比较有效地支持经济创新活动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也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社会福利养老开支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居民收入中,资产型收入很少,大部分来自劳动收入,这对老龄化时代的经济来说是巨大挑战。所以,资本市场还要肩负起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责任。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国融证券董事长张智河表示,“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当前的资本市场改革重心正在从融资端转向投资端,努力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一方面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吸引长期资金入市,营造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制度改革,优化大股东减持条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丰富场内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等。
四方面塑造良好投资生态
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居民财富管理功能,与会专家认为,要从保证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力度以及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入手,塑造良好投资生态,吸引投资者入市。
首先,要不断提高信披质量,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吴晓求表示,上市公司要充分真实准确地披露信息,这是其法定义务,而不是选择性义务,中介机构也不能协助造假。
其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公司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抓手。目前,公司治理主要依靠政府,通过严监管、各项法律法规来保障我国的公司治理,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监督和激励亟须建设和提升。“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让投资者有信心去投资好资产、好标的,真正做到提升投资者信心,活跃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田轩表示。
再次,强化投资者保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家一级教授王国刚表示,股市的投资功能是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点,也是股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要科学把握资本内涵和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功能,落实新公司法,从法治、财务和金融三者融合角度认识“资本”,充分尊重股东权益,维护股东合法权益。
田轩认为,集体诉讼(即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能很好保护中小投资者。目前,我国集体诉讼刚刚起步,在程序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最后,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田轩认为,目前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较低。一方面,新证券法修改后,处罚金额大幅提升,但是与财务造假获利相比,仍旧较低。另一方面,刑法和证券法并未完全打通,欺诈发行有可能逃脱刑法的制裁。
吴晓求表示,要重视法律和制度的作用,不断完善法治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王国刚表示,要强化监管,建立违法者对股市投资者的赔偿制度,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