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新的信号?消费和投资之间如何形成良性循环?展望2024年,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哪些作用?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近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2024年扩大内需政策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的同时,要适应消费增长新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消费增长的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消费规模稳中有进,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将会得到巩固。
大宗消费是新的增长点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为何要发力传统消费和大宗消费?
赵萍:传统消费是我国消费的基本盘,大宗消费是我国消费新的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就是在稳住消费基本盘的同时,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促进消费稳中有进、以进促稳,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消费,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健康、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而且在总消费中占比较高,是居民消费的必要组成部分。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类支出占比达到29.7%,居住类支出占比达到23.1%。因此,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就是要更好地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质量,促进基本生活水平提质升级。
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属于有潜能的消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消费在总消费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3年前11个月,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消费零售额占比高达28.97%,石油及其制品零售额占比14.28%。
在汽车消费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异军突起,占汽车消费的比重持续提高。2023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占新车销量比重达到34.5%。因此,把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将为消费增长注入更强动力。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消费和投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形成良性循环?
赵萍: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内需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组成。消费和投资既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虽然从静态角度看,在一个固定时期,且在收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是从动态跨期角度看,消费和投资存在较强的相互促进关系。
一方面,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属于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是由最终需求引起的或者派生出来的中间需求。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能有效催生新的投资机会,促进投资增长。
另一方面,投资增长将会带动产业升级,增加新的供给能力,可以为消费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更适宜的消费场景、更完善高效的配套服务、更放心的消费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新的消费需求,释放新的消费潜能,并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关系进入新一轮循环。由于经济是系统性、动态的,而不是单调的和静态的,消费与投资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要实现消费和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有效益的投资和有潜能的消费增长,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服务消费将延续高增态势
NBD:围绕扩内需、促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展望2024年,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哪些作用?
赵萍:2024年扩大内需政策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的同时,要适应消费增长新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消费增长的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消费规模稳中有进,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将会得到巩固。
一方面,商品消费将会持续回升。随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线上消费将会延续近年来高增长态势,并带动线下零售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消费将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随着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恢复,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服务消费将延续高增长态势,增速将高于商品消费,在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
总体来看,随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消费将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第一拉动力作用,增强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作用,更加凸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可靠性以及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赵萍:有效益的投资,就是要聚焦消费升级的趋势和消费市场的空白点,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益,而不是盲目上项目,片面追求“量”的增长。具体来看,政府投资要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要引导社会投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补上惠民生短板弱项。通过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有效供给、高效供给,增加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高质量商品和服务,提升商品流通和服务提供的效率,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有潜能的消费,就是既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不至于导致过度超前的消费甚至浪费,并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使消费对投资的驱动作用更加积极有效,避免因为错误的消费观念、错误的消费方式误导投资方向,通过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有效益的投资。
因此,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是消费与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就是要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真正发挥消费和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着力扩大内需的工作。
出口是拉动经济重要因素
NBD: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3%。有观点认为,“三驾马车”中,出口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此,您怎么看?
赵萍:作为经济大国,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但是出口对经济发展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理论上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被称为三大需求。其中,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以下简称净出口),指的是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减进口额得到的差额。如果差额为正值,称为顺差;如果差额为负值,则称为逆差。
三大需求贡献率,是指这三大需求的增量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在顺差的情况下,净出口贡献率为正;在逆差的情况下,净出口贡献率为负值。由于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因此,在国内需求增长快于国际市场时,进口规模大于出口,导致逆差和净出口的贡献率为负。因此,三大需求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并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口的贡献。
事实上,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还可以扩大中国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提供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还能带动投资规模扩大,提升投资的效益。
2023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呈回稳向上的势头,2023年前三季度,外贸出口规模达到17.6万亿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1.3万亿元的比值达到19.3%,也就是出口依存度为19.3%。特别是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由于出口产业链条长,不仅带动了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研发、物流、金融、分销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NBD: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外贸一体化和出口转内销有什么区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赵萍:出口转内销,是指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需求收缩、竞争加剧,外贸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压力加大,企业为求生存,把原本面向国际市场销售的产品改为在国内销售,这是企业转危为机的权宜之举。
内外贸一体化是指从战略层面和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取消企业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经营活动时的差别待遇,适用相同的支持政策、相同的配套服务和相同的监管要求。内外贸一体化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作为。
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还将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打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责任编辑:周文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