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支持,《财经》、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三亚· 财经国际论坛”上,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表示,新型工业化最核心的是坚持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把中国整个产业发展的能级再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产品。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
王昊提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把人从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大家有更大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另外工具方面,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生产关系方面,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在被创造出来,所以他认为科技创新确实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现在必不可少的主要驱动力。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义新发展五大理念+安全,产业之间需要相互的支撑,制造业作为创新活动最密集的领域,需要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支撑,制造业创新对于一产、三产有赋能提升作用。产业链安全的提升要通过几方面进行考虑,需要在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更需要企业层面承担主体地位。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王昊:按照议程我先简单介绍我个人的情况,我是来自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所,我们这个单位的名字全程叫中国电子信息发展(300469)研究院,英文缩写是CCID,我们是工信部下属的一家科研性单位,也是工信部唯一创办国家高端智库的培育单位,我们对制造业各领域有研究,我们与地方政府有合作,对产业规划研究做支撑。我个人这两年主要从事一些高端制造业的研究,例如机器人、网联汽车等。回到主题,我个人同自己的一些切身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现在科技创新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后,对各行各业的变革包括对我们生活的促进效率的提升是有很大的一个直观的感受,比如自动驾驶,去年我个人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场景下大大降低人的机械重复的操作,例如在北京的环路上,自动跟车的LCC的功能可以减少频繁的刹车操作,在一些高速上,可以通过周边的路矿信息、车辆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加速、超车等,大家也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智能的家具产品走入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个人也畅想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大的智能终端,在车上可以控制家中的产品,在车上想要回家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可以提前进行操作、预约。
生产方面,我们一直在各地调研,发现很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落地,像我们各行各业都是在推广智能制造,也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底层,比如硬件、软件、传感器、机器人解决方案系统的集成、芯片、软件的解决方案的匹配,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带来效率提升、稳定性。生产生活各方面,新的生产力成为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新的生产力也是改变了传统的对人、工具生产关系的要求,例如现在科技创新越来越多要求多学科、复杂型、融合型创新人才,比如高科技制造业领导需要的人才不仅是需要材料学,还需要通讯、物理基础知识,所以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刚才提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把人从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更大的经历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另外工具方面,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生产关系方面,我个人理解越来越多的新的模式在被创造出来,例如我们一般会讲原来的制造业产品可能出厂后,与工厂没有带太大的关系,现在利用传感、通讯技术、实时状态可以由工厂分析处理,预测产品的状态,提前进行诊断,提供保障,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在运行当中的温度等各方面的参数,都是在后来又检测,为电池合理健康的使用提供保障,所以我认为科技创新确实是整个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现在必不可少的主要的驱动力。
党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包括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第一首要任务,也是瞄准下一步发展的必要的紧迫性,现在国际环境比较复杂,需要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更多的作为,我简单先报告到这。
主持人:我问一下王所长,王所长是顶层设计的专家,目前科学技术处于新发现、新发明迭代更替、爆发式增长的态度,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快推动科技智库的建设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我们希望你们能很好的发挥顶层设计和引领作用。赛迪在创新的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方面是如何平衡战略性、前瞻性、实用性的?第二个问题,谈谈如何理解新型的工业化,如何依靠数字化、智能引领新型工业化、舒适共军,向新而生。
王昊:第一个问题,我们智库是如何制订政策、如何落地实操的,我们作为一个工信单位,我们每一个研究所有一个对口支撑司局。每项政策的制定前期有大量的调研、座谈,比如今年年初工信部联合17部委开展了一个机器人+行动计划,找各行各业的机器人的应用,看他们有哪些机器人应用方面的需求和各部委沟通,因为应用产品特别多,需要涉及到很多部委,不仅是工信,还有发改、农业、教育、应急、农业、安全等等,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在一些政策的推出后,一些执行、落地,我们也作为一个支撑单位。如果专项工作的落地都会做一些支撑,每个政策背后国家层面都会配套一些专项工作,相关项目论证我们也会做相应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相关的行业的一些情况做了解,把有潜力的企业遴选出来,承担国家的重大专项工作,我认为我们政策的制定能够确保战略性、实操性有机统一。另外与我们赛迪院的工作相关,领导一直在强调我们不能一直是做规划、研究,要做地方发展产能的工作,我们现在也是与各地合作的过程中会借助我们的资源、力量、比如行业协会的一些工作、日常执行,我们通过行业协会连接龙头企业,我们有信息资源,在各地寻找适合落地的资源,我们现在也在发展产业赋能中心的建设,我们与地方政府合作,借助我们的平台资源为地方寻找一些好的团队,对接向上正的扶持,为地方的产业发展进行一个赋能。
第二个问题:更想去围绕信息工业化的主题展开,各位领导嘉宾都知道今年9月月份中央召开全国信息工业化大会,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对这种工业发展、制造业的高度的重视,其实与最近我们港结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第一个主要的任务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已经到了大国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自身的内部环境要素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这几年一直在调研时,很多企业反应招工难、用工难,中国的人口结构、规模总量,包括现在的出生率,未来传统制造业的招工困难会越来越大。包括土地要素,内外部有一些压力会传导到产业发展制造业、企业方面,所以我们新的发展模式需要去探索,所以我认为这个是在大的背景下中央针对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期望。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涵,我个人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义就是新发展五大理念+安全,总理在新型工业化大会的讲话提到了几方面工作任务,第一就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与大的环境背景有关,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打压会越来越大,我们的科技实力在逐渐的增强,我们很多制造业的产品已经在全球层面有竞争力,例如欧盟10月份正是对我们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我们做了研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是欧盟同级别车型的70%,说明新能源汽车影响其生存状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几年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规模起来后,成本可以越来越薄,我们智能网联技术,如果大家购买汽车可以对比,我个人去年购买汽车的时候对比德国某品牌汽车,确实存在很大差别,这个品牌对我们今年的厂家也进行了投资,希望通过我们的网联技术反哺其发展。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相互之间还是有合作的空间,例如大众与小鹏,有很大的益处,大众作为传统的汽车制造厂,在工艺控制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好的模式,国内有必要学习。我们新势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方面针对他们的新能源转型进行互利,我们看到了产业的国际合作还是有一个现实的需求。
回到新型工业化,创新是第一要义,必须走创新发展的路,很多领域是已经到了相当于从原来的奔跑到并跑再领跑,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你需要自己去探索,需要科技创新,例如我们看到在机器人、材料领域,很多新的方面需要我们中国与其他的国家一样去探索一个科技进步的最前沿。
第二块,五大理念的绿色,制造业很多的大型的产业,像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都是高耗能,环境污染是隐患,下一步关于节能准备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水平是下一步比较大的工作。节能方面对企业来讲,如果通过相关的设备、技术、一些组织模式进行节能,省下来的能源的成本可以转化成企业的利润,确实有一个比较确实的改善、提升。
第三是协调,我个人理解产业之间需要相互的支撑,制造业作为制造业领域,制造业需要前沿技术的创新,制造业创新后其实对于一产、三产有赋能的提升作用,现在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尤其像中西部农业大省,务农人员越来越少,下一步考虑如何研发农机设备,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气侯、农作物种类开发不同的设备,需要制造业不断的创新。我们也看到现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通过无人机检测农作物生长、农药的喷散等,对农作物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需要服务机器人对老人的陪伴,对他的日常的健康进行检测,包括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比如对老人吃药等各方面居家的服务等。像金融也是这样,金融赋能制造业。
第四就是开放,开放我们讲过,尤其是新能源、材料、高科技领域还是有很多,无论是与美国、欧盟、日韩都有很多合作的空间,还有一个就是共享,我们认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最终的成效还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期望未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中产生活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这是五大发展理念。
新型工业化把安全加到国家产业发展的重大考量当中,因为我们知道过去几年,大国博弈下,过去三年全球疫情下,很多产业的供应环境被打破,其他的突发情况,像地震、自然灾害、洪水对某一个地区的毁灭性的经过对全球的产业链带来影响,因此产业链韧性安全提高到一个高度,要通过几方面进行考虑。需要加强自立自强,不断创新,需要企业层面承担主体地位,很多的重大产品的创新必须有龙头企业牵头,最近我们调研了一些企业,中国300兆瓦的重型燃气机这个月下线,原来很多准备都是模仿、购买国外的设备后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再生产制造,这样只知道其表,不知道其里,不知道别人制造设计当中有哪些技术,下一步迭代也跟不上步伐,别人正向研发都是从图纸做设计,如果逆向研发、模仿短期看比较省事,长远看不具备地层创新基石,追赶的步伐会越来越慢。现在很多重大技术装备在走正向研发的道路,这也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的规模体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我们有科研力量去保障。我们看到创新方面确实是下一步发展最基本的原动力。
刚才提到除了燃气机,很多中国拿得出手的产品,如新能源汽车,也是我们自己在探索走纯电的道路,如高铁、盾构机,中国一方面依托庞大的过去比较快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可以快速的响应,中国复杂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的需求,对技术环节有特定的要求,企业抓住市场的痛点迅速反映,在国外的产品基础之上,不断的做关键的技术、零部件创新,实现市场要求,最终实现国产盾构机机器的大发展,现在盾构机大批量出口国外,配合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整体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科技创新对新型工业化的根本支撑。新型工业化就是五大理念加上安全,最核心的是把坚持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把中国整个产业发展的能级再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产品。
主持人:每个人用一句话对未来创新进行展望。
王昊:希望未来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科技创新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希望合作带来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