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昱 见习记者 杨笑寒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深化金融国际合作和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方面,会议提出,“简化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程序,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一系列针对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的便利化举措出台落地:5月15日,“北向互换通”下的交易正式启动,业界认为,“北向互换通”的推出丰富了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对冲工具,将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6月30日,债券通“北向通”交易结算失败一站式线上报备服务正式上线,大幅提升了结算失败报备的效率和便利度。
从可投资资产种类和投资渠道来看,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包括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沪深港通、沪伦通、中港基金互认、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在内的诸多互联互通机制陆续推出,境内外市场在人民币业务方面逐渐向全领域开放演变,互联互通机制涵盖股票、债券、基金、理财、利率衍生品等领域,联通程度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境外投资者还会继续增持、稳步配置人民币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的1100多个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的交易活跃度也在不断上升,去年外资机构的总交易量已经超过了两万亿美元,比大幅开放之前的2016年增长了8倍多。另一方面,外资机构投资标的也有所扩大,除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还有同业存单,现在境外机构也逐渐投资于中国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信用债,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标的。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记者表示,整体看,近年来一系列举措,一方面拓宽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增加了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扩大了市场规模。
在便利境内外投资者投资方面,王有鑫建议,在时机成熟时,可考虑推出更多的互联互通机制,适时启动“南向互换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内地和香港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扩大联通范围和市场覆盖面。继续加快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积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国内外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通过将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推广至更多国家、接入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提升人民币结算和清算的便利性,推动人民币由双边使用向多边使用扩展。
谈及未来可进一步丰富的可投资资产种类,陈雳表示,有金融衍生品、权益投资工具、复合型产品等,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类型的债券产品,包括政府债、企业债、可转债、绿色债券等。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建议,要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完善外汇、税收、信用评级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制度配套和规则细化。此外,还要积极防范化解和有效处置有可能出现的套利行为、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和离岸市场风险对在岸市场的传导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