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最高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吴晓璐

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1个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今天发布的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的11个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依法平等保护、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工作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这次发布的大通公司实际控制人伪造企业印章罪一案,法院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联合检察院监督企业合规改革,指导企业加强内部治理;综合考量犯罪事实、认罪悔罪态度、社会危害及企业合规整改等情况,依法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既挽救了企业,又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实现涉企犯罪源头治理。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推动各级人民法院切实转变办案理念,治罪与治理并重,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二是运用禁令,及时制止造谣中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侵权行为。本次发布的小米公司诉凌某网络侵权案,法院依申请及时裁定被告立即删除侵权文章及视频,防止进一步扩大对民营企业名誉权的损害,彰显了人民法院依法打击恶意损害企业名誉权的司法态度,推动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是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今天发布的电力咨询公司与农业局合同纠纷案,法院判令农业局承担违约责任,并采取有力执行措施,及时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在文旅公司一案中,法院判令违约国有企业依法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两个典型案例,推动各级人民法院有效落实平等保护原则,机关法人、国有企业违约毁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同样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四是依法挽救陷入财务困境的民营企业。这次发布的系列破产重整案,法院通过引进重整投资人,改善企业流动性,“破产不停产”,在维持企业营运价值的同时,债权得到了高比例清偿,实现企业、上下游债权人、股东、职工和近十万名燃气用户的多赢、共赢。通过这一系列典型案例,引导各级人民法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使企业获得新生。

五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这次发布的案例中,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案涉烂尾楼没有简单一拍了之,而是依法引资恢复项目建设,1472套房产竣工交付,一揽子执结近500件关联案件,妥善化解了近900个债权人的8亿多元债权,农民工工资全额支付,职工就业得以稳定。通过这一系列典型案例,引导各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多做“放水养鱼”之事,少行“竭泽而渔”之举,在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刘贵祥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能动司法,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 汪世军)

浏览:673
日期:2023-07-31来源:财经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