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3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6.4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13.6亿元,增长6.6%。
“上半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发展动能积聚增强。”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要增强政策实效,释放内需潜力,多方合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生产需求继续改善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从生产领域看,工业降幅明显收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4个百分点,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增长,比一季度增加5个,22个行业较一季度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服务业稳步回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14个服务业行业门类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比一季度增加1个,12个行业较一季度好转。
从需求领域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两位数增长,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市场消费有序恢复,市场总消费额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额增速提高7.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一季度下降0.7%转为增长4.5%。
优势行业支撑有力,接触性行业加快恢复
优势行业夯实发展韧性。从工业看,汽车、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突出,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在生产恢复和上年低基数共同作用下,增长16.1%,较一季度提高14.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大装备制造业增长15.3%,合计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持续发挥带动作用,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7成。
接触性服务业和消费进一步恢复。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5%、14.3%和4.3%,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0.9个、7.4个和0.7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中,交通、文体娱乐领域消费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时尚类、出行类商品需求加快释放,金银珠宝、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化妆品以及汽车、石油及制品等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复苏,接待人次超千万,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30.6%,较疫情前同期增长6.9%。
新兴动能表现活跃,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数字经济发展提速。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9180.5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565.1亿元,增长10.9%,占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超6成。
“专精特新”企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7%,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8%,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专精特新”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个百分点。
新设企业显现活力。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15.1万家,较上年同期增长近3成,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比保持4成以上。
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卫生健康、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4.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投资增速超过1成,竣工面积增长36.2%。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就业形势总体趋稳,6月份,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6%,较5月份小幅回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高于一季度1.4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超6成的工资性收入增长7%,提高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张茜琦/文
壹图网/图
(责任编辑: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