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奶牛不好养:澳亚集团净利下降77.6%,股价破发跌去四成

上市三个月,澳亚集团(02425.HK)的股价就走上了奶源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老路——低迷。截至3月9日收盘,澳亚集团3.79港元/股,较发行价跌去逾四成。

股价连跌的背后,或许是市场对于奶源企业的担忧。

近年来,在下游需求旺盛之时,原奶价格有过喜人增长,奶源企业也经历了短暂的红火。但是2022年外部环境动荡以及疫情影响,使养殖成本增长,下游需求减弱,连带原奶价格下降,奶源企业受“夹板气”,即卖奶不挣钱,如何维持增长,甚至不亏成为奶源企业的核心要事。

澳亚集团即便在奶源行业排名靠前,也没有躲过一劫。首战告败,澳亚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超七成。

股价与业绩齐跌

澳亚集团位列中国第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

与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相比,澳亚集团虽然没有一颗明确的“乘凉大树”,但它也有着自己的拥趸。

澳亚集团客户涵盖头部乳企蒙牛、光明乳业、明治、君乐宝、新希望乳业、佳宝、卡士,以及新兴乳制品品牌如元气森林、简爱。

其中,一些客户也是澳亚集团的股东,明治中国、元气森林、朴诚乳业、新希望乳业分别持有澳亚集团25%、5%、2.5%、5%的股份,这些企业合计持有澳亚集团37.5%的股份。

“明星企业持股”“独立原料奶生产商”成为澳亚集团的标签,但是在澳亚集团上市后这些标签并没有成为“加分项”,澳亚集团股价反而在破发的路上“一路向前”。

截至3月9日,澳亚集团3.79港元/股,离发售价6.4港元/股越来越远。股价接连下探,澳亚集团利润也发出危险信号。

近日,澳亚集团发布2022年业绩,该公司实现收入5.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339.4万美元,同比下降77.6%;毛利1.31亿美元,同比下降25.7%。

澳亚集团称,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原料奶销量因产奶量表现强劲及牛群规模扩大而增加。澳亚集团奶牛群数量同比增长11.1%,由2021年的10.6万头上升至11.8万头,每头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由2021年12.7吨上升至13.3吨。

牛群数量的增加对于澳亚集团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消息是原奶产量将会有持续的增长,坏消息就是控制成本将会难上加难。

澳亚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随着牛群的扩大,消耗量随之增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采购成本增加,直接材料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同比增加34.7%至2.73亿美元。澳亚集团继续通过优化饲料配方结构、提高奶牛的吸收率及转化率、发挥集中采购的作用等措施,减轻饲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据了解,澳亚集团业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原料奶业务、肉牛业务以及自有品牌澳亚牧场下的乳制品销售。

原料奶销售为澳亚集团的支柱业务,澳亚集团整体收入的87.2%都是由原料奶业务提供。在2022年澳亚集团原料奶的平均售价同比下降7.4%至4650元/吨,而每千克原料奶的饲料成本增加至2.44元上升了16%,一降一涨毛利减少。

“毛利下降主要由于原料奶的平均售价降低以及原料奶与肉牛业务产生的饲料成本增加。饲料成本增加的原因是俄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以及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进而对澳亚集团饲料供应价格产生连锁影响。”澳亚集团称,“其他业务包括品牌乳制品的销售量走弱,主要是由于临近2022年末时出现疫情感染高峰导致更多人选择居家,因此大型咖啡店及奶茶店的乳制品需求降低,进而导致澳亚集团在临近年末时出现品牌乳制品销售额下降的情况。”

“对这些上游企业来说,收奶不振以及短期成本的压力会成为利润增长和全年业绩提升的障碍。但是从奶源供应的合同执行情况来看,头部企业还是有保障。”乳业专家宋亮指出。

双向挤压

成本问题使上游牧场焦头烂额。

俄乌冲突、通胀飙升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造成饲料原料及各种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乳制品产业仍然存在优质饲草料、优质种源依赖进口等瓶颈,面临着“卡脖子”的发展困境。

有牧草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内饲料利用率低,每年需花大笔钱进口一大批饲料牧草。”

以饲料中的苜蓿为例,2022年,我国进口干草累计194.00万吨,其中进口苜蓿干草累计178.77万吨,平均到岸价517.88美元/吨,同比上涨35.6%。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去年苜蓿草价格也没有今年高,今年的价格是最高的,现在小捆的苜蓿也要2500元,每吨价格都在3500元左右,最近有些波动掉到3350元。”

另有苜蓿销售人士向记者表示,“价格确实有一些波动,但都维持在3300元左右。”

饲料种类繁杂,苜蓿只是其中一种,还有燕麦草、玉米秸秆等,目前价格都有上浮。成本问题尚未解决,需求端再出难题。

今年年初,河北奶协、山东奶协相继发文,透露全国奶业形势愈发严峻,原料奶相对过剩,乳企喷粉比例超过20%,养殖户陷入成本攀升以及无人收奶的窘境。

有养殖户表示,“原料奶相对过剩与居家网课造成学生奶板块断崖式下跌有关,无市场造成库存大量积压。”

去年疫情频发,导致消费信心不足、终端客流下滑、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突出,乳品消费受到冲击。下游企业对于原奶的需求减弱,上游面临卖奶难题,而原料奶价格波动历来都与乳制品的供需波动相关,这也就导致原料奶价格下探。

澳亚集团方面透露,“尽管董事目前继续预计中高端乳制品整体需求在较长期内会增长,但董事已考虑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特别是春节欢庆期间通常是消费支出强劲的时期,牛奶需求却低于预期,而疫情政策调整后牛奶需求预期激增尚未出现。”

下游企业在2022年利用降价等优惠策略试图恢复消费信心以量取胜,只是这样的策略对于企业来说只是解燃眉之急,长期进行折价销售,销售费用日渐攀高也会对利润进行蚕食。

伊利向外透露,对于2022年三季度而言,液奶的动销有所减弱,这使得液奶相关的销售费用率发生了被动提升。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酸奶、低温鲜奶、常温奶打折活动比比皆是。有乳制品销售人士告诉记者,“乳制品行业中的白奶业务都在进行促销,其实去年高端、超高端类产品促销力度很大,今年促销还会继续,要消化上游传导的压力。”

浏览:670
日期:2023-03-10来源:财经快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