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近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组织3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赴北京开展了为期3天的青岛市专精特新赛道企业对标提升活动,进行融资项目路演和行业专家座谈,对接资本市场资源并开展招才引智。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和市南区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崂山区工商业联合会、青岛中关村(000931)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
活动期间,来自青岛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融资项目路演和上市融资渠道辅导,掌握资本市场动态,对接资本市场资源;企业家进园区、进企业,相继走访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及浪潮集团、小米集团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带着问题出发,与企业高管探讨持续增长的秘诀,拓宽自身眼界,突破企业发展边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寻求发展“合伙人” 6家青企北京路演
企业快速做大做强不仅要靠自身,更要靠资本助力。当下,青岛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1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过去两年,青岛有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18起融资,当下正是投资青岛、投资青岛专精特新企业的黄金时机。
融资对接是本次系列活动的关键词,活动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资本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在资本市场更活跃、创新氛围更浓的北京,为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寻找“合伙人”。
5月17日,在活动首日,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特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恩玛秀丹服饰有限公司、青岛网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漫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6家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京组织开展融资项目路演,从项目内容、商业模式、融资计划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企业情况,展现自身的成长潜能。
在投融资对接交流环节,中信证券(600030)、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同德金信、东信证券等十余家来自北京的知名创投机构与路演企业进行现场自由对接。
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伯乐”搭把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合伙人”。活动中,青岛市市南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刘树国做产业招商推介,诚挚欢迎各地企业和投资人到青岛实地考察产业发展环境,拓展业务交流与合作。此外,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投融资服务部部长王寰发布《青岛市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发展研究暨招商报告》,介绍青岛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情况及招商地图。
对接资本市场 寻找企业上市“青岛答案”
今年,青岛提出聚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新经济高成长企业快速崛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领军标杆企业倍增壮大”四条培育赛道。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组织开展青岛市专精特新赛道企业对标提升活动,将对标提升的主体聚焦在专精特新企业,把对标提升活动延伸上市资本集聚的北京,旨在通过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赋能青岛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系列活动首日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东方国信(300166)以及同德金信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规划上市路径的主题展开探讨,为企业上市寻找“青岛答案”。
“企业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起点。”凯能科技董事长郭艳表示,“通过与投融资专家对话,我深刻理解到企业前期要做好‘基本功’,做好内部控制和规范,坚持住上市梦想。”
活动期间,来自青岛的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北交所和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观摩交流,掌握最新资本市场动态,对接资本市场资源,畅通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和创新能力,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化。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汇聚了能够代表北京市机器人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孵化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产权的机器人公司,打造了瞄准全产业链的生态平台,为北京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落地贡献了力量。
学习对标“领头羊” 求解企业“成长之问”
此次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家走进北京,开展对标提升系列活动,是青岛再一次放眼全国“赛场”,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对标竞进”中实现“赶超”与“跨越”的生动实践和示范范例。
访标杆企业,思转型之道。活动期间,来自青岛的企业家们走进数字经济的标杆——浪潮集团以及创新型企业代表小米集团,学习标杆企业创业发展、创新研发、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经验做法,以标杆为榜样,寻差距找短板,汲取奋进力量。
此次对标学习的重要一站小米集团于2019年首次上榜世界500强,成为目前最快上榜的中国互联网以及科技企业。青岛企业家深入学习小米集团在智能设备、互联网服务、电商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据介绍,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担当作为、拼搏实干,用实绩实效冲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赋能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逐步构建全门类政策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资源配置的专精特新服务体系,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生态,全面营造关心企业、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