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3日讯(记者 高艳云)券商研究业务似正迎来强监管,在相隔不到一周的时间又有券商研究业务遭罚。
5月23日,太平洋(601099)证券公告称,公司于22日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经查明,公司发布证券研报业务存在以下五项违规行为。
一是5人未取得分析师资格,但以分析师名义对外发布研究报告,其中4人在中证协均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1人既未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也未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
二是合规审核于2021年11月8日已关注到某员工的证券分析师资格问题,但迟至2022年4月8日,该问题仍未解决;
三是抽查的个别研报未记载分析师证书编码,个别研报数据计算有误;
四是公司《研究院撰写及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管理办法》第64条将“公司评级”根据“个股相对大盘涨幅”情况分为5级,抽查的2篇研究报告也均在报告的尾部引用该评级,但“大盘涨幅”并未明确指明为何种指数;
五是抽查的某研究报告由撰写人提交后,组长于当日同一时间通过审核。
上述研报罚单或与上周的一份研报罚单同属一批,记者了解到,在近日公布的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300篇研报专项检查中,相关被罚研报数量或多达三四十份,由此计算占比约一成研报存在质量问题。
还将有数十份研报罚单?
除上述被责令改正的处罚外,云南证监局要求,太平洋证券应认真学习证监会监管规定,采取措施加强发布证券研报业务管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严肃内部问责,并于6月30日前按要求完成整改和问责工作并提交针对上述违规行为的书面整改报告。
太平洋证券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落实相关决定,加强证券研报业务管理。目前,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上述太平洋证券研究业务的罚单,或与上周一位陈姓研究员罚单同属一批。
5月18日,安徽证监局披露一则处罚公告显示,陈某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经查,发现陈某署名发布的研报《“专精特新”智能仓储物流供应商,自研自产打造核心竞争力》存在可比公司选择依据不充分、盈利预测论证不充分、文字图表不一致、数据来源不明等情形。陈某作为上述研究报告的署名分析师,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记者了解到,在近期证监会向券商通报的,对45家证券公司300篇研报专项检查中,被罚券商研报或多达三四十份。
在通报中,证监会对研报制作目前仍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通报。
一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未根据法规规范要求及时更新调整;二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三是具体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个别员工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而这一点同样也是ChatGPT撰写研报最大的风险因素来源。
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部分证券公司研报业务内控薄弱环节、部分证券分析师等从业人员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证监会也重申了四点法规规范要求。
一是加强研报信息来源和留痕管理,打牢高质量研报坚实基础;二是强化研报制作、审核、发布全流程内部控制,着力提升专业质量和合规水平,压实制作环节责任要求,确保研报专业审慎;三是规范公开发表言论和客户服务活动管控,强化舆情风险管理;四是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问责制度,促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多业务条线连年违规
近年来,频频有太平洋证券被证监会或地方证监局处罚的相关公告,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由此,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以及各项业务合规性,受到市场的关注。
东财Choice数据统计显示,自2016年至今,太平洋证券涉地方证监局处罚或问询函多达15份,涉及到的监管机构包括云南、陕西、四川、广东等四地证监局。此外,证监会于2018年5月22日也曾对公司下发过警示函。
被罚的业务包括资管、公司债托管、IPO保荐、持续督导、经纪、另类投资等,以及分公司风险事件等内控问题。
涉及的处罚类型既包括责令改正、警示函等相对较轻的罚单,也包括限期改正和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限制业务活动、暂停新设产品等较为严重的处罚类型。
近期较为严重的一次监管处罚,发生在今年1月份。
1月17日,太平洋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被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责令太平洋证券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公司的有关制度规定,作出处分相关责任人员的决定,按照公司内部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处分与问责,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云南证监局书面报告。
经查,太平洋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公司于2017年3月设立并管理的“太平洋证券宁静126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在期限匹配、估值方法上均不符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不得新增规模,但公司仍违规新增该产品规模。
云南证监局指出,将在日常监管中持续关注太平洋证券的整改情况。
作为中小券商,太平洋证券业绩弹性较高,稳定性欠佳。
公司2023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3.35%。
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11.72亿元,同比下降28.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59亿元,上年同期为1.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