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青岛:以“营商”来“赢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贯穿青岛发展主轴的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旨在打造有利于招商引资、就业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视角出发,营商环境实质是人才发展环境,如果没有人才涌流、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环境,就无法论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实施“人才强青”战略,以“营商”先“赢才”,“营商”助“赢才”的人才服务思维,打开了城市人才争夺战的新格局。

人才涌流自由度:“想来就来”

焊接专业是青岛市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重点专业,长期为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培训焊接人才,但一直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领军人才匮乏的困境。

在了解到外省两位高技能人才有意来青发展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技师学院迅速安排专人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首次特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刘永庆和全国技术能手臧立欢,并直接特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刘永庆、臧立欢积极参与学院焊接加工专业建设、一体化教学改革、大赛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工作,带领学院青年教师、学生队伍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连创佳绩,为焊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市技师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各种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资源。因此,人才流动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岛市在2022年发布“人才强青”计划中放宽了7个方面的落户条件、取消了7个方面的落户限制,旨在实现人才只要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有能力、有贡献,均可“想来就来”。同时,青岛创新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特聘机制,鼓励支持事业单位采取专家评议、组织考察的方式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开辟直接办理人员聘用和岗位聘用的特殊通道,打破从企业到事业单位跨所有制形式流动的壁垒,创新专业人才评价方式,实现了身份、岗位“双突破”。

人才服务便利度:“来了就是青岛人”

“从高铁青岛站出站,我便看到了人才旅社的标识,这里温暖的氛围、靠谱的求职信息让刚来青岛的我瞬间有了归属感。”山东省外学子小陈这么说。为增强来青人才归属感,青岛采取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的方式,创新打造“人才旅社”,为首次来青人才提供“6天免费+1天低价”的住房服务,2022年已接待青年人才1256人,为来青人才节省住宿成本60余万元。

不仅如此,为促进来青人才加快融入城市发展,青岛市还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方式,创新打造10家产才直联的人才驿站作为“人才来青第一站”,为来青人才提供专业对口岗位推荐、特价住宿、政策帮办、团队组建、创业指导、生活交友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享受人才驿站特价住宿达到1.4万余人,已匹配落地3000余人。

此外,青岛还编制发布了“一站式”人才服务清单,建立“第一响应人”机制、“一口受理、并联办理、闭环管理”运行机制和“区市和行业人才服务责任考核机制”,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需求即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人才发展宽松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最近,青岛立博汽车零部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柴叶飞和副主任王树军迎来了一件喜事——两人相继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这正是得益于青岛市首次提出的高级职称申报“举荐制”。

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署名举荐,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2022年度,青岛市共有138人通过举荐制取得了副高级工程师职称,20人通过举荐制参加正高级工程师评审。

不仅如此,青岛市还出台新政,进一步明确将技能等级认定、初中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推荐、人才服务定制等“四权”下放给链主企业,旨在通过放权赋能链主企业提高人才引育用效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并落实“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让用人主体说了算、市场说了算”。

“授权”“松绑”“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人才礼遇”等多种举措,全面提升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让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标签: 中南财经
浏览:496
日期:2023-04-19来源:新浪财经新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