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郑州民营经济“成色”如何?这场大会给出答案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4月28日,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市,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郑州市民营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达到210万户,3年新增57万户、增长37.2%。2024年,郑州市共有营收百亿元以上民营企业28家。“量”“质”齐升的背后,有哪些发展秘诀?

增“量”:民营经济占郑州GDP比重超65%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全国范围看,民营经济有“56789”之说,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在河南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税收。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81.7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

具体到郑州,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大会现场获悉,初步统计,2024年,郑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增长6.0%,占GDP比重超过65%。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57.7%,民营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95.3%,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占比93%,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占比65.4%,民营经济税收完成占比77.6%,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成果占全市比重64.3%。

近年来,郑州市民营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达到210万户,3年新增57万户、增长37.2%;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97.3%,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3、1.3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郑州民营经济活力高于全国、全省。

除了“量”的增长,郑州民营经济在“质”上也有不俗表现。

提“质”:郑州营收百亿元以上民营企业28家

在大会现场,郑州民营企业代表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3家企业分别代表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服务业企业。

宇通客车是国内大中型客车行业龙头,该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宇通客车营收64.1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55亿元。根据此前发布的产销数据快报,宇通客车一季度生产客车8934辆,同比增长6.85%;销售客车9011辆,同比增长16.56%,产量销量同步增长。

汉威科技是我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000余名,占集团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传感器、安全仪表等方面保持市场龙头地位。

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UU跑腿业务覆盖北京、成都、深圳、拉萨等230余座城市,为全国超过7000万人提供服务,全国累计注册“跑男”超过1000万人。

此外,郑州还涌现出蜜雪冰城、白象、思念、安图生物等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营企业。

2024年,郑州共有营收千亿元以上企业2家;百亿元以上28家,3年新增7家、增长33.3%。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郑州有23家,三年新增2家、增长9.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郑州有4家,3年新增1家、增长33.3%。

问效:民营经济在郑州何以成势?

据了解,郑州市建立了差异化、梯度化的培育体系,促进民营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对于个体工商户,郑州开展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行动,分类实施费用减免、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促进个体工商户总体规模、活跃度、营业收入等显著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16万户。

在中小型企业培育方面,郑州制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4—2026年)》,建立三级后备企业培育库,积极做好入库培育和精准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862家、占全省23.8%,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9家、占全省27.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占全省28.3%。

在龙头优势企业培育方面,郑州以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为引领,“一链一专班”推动20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比亚迪、宇通客车等企业带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富士康、汉威科技、超聚变等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以华晶金刚石、四方达等企业为引领,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图生物新晋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全市23家企业入围2024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占全省约四分之一,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郑州市一直以来切实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保发展。”宇通客车有关负责人在大会发言中说,“下一步,在郑州良好的营商环境下,我们有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植郑州,打造一流企业,为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此外,郑州市累计建成小微企业园124个、建成面积2.13万亩,入园企业超1.5万家,解决就业岗位超21万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470亿元。同时,郑州市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一企一案”支持企业走精耕细作之路,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3年增至1339家,培育独角兽(潜在)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30家。

郑州市还突出领军民营企业建圈强链,汇聚优质要素资源,支持5家国家“链主”企业完成相关任务,支持重点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全省、全市产业链群建设,累计培育了21家省级“头雁”企业、131家市级“链主”企业。

据了解,本次大会印发了《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浏览:118
日期:2025-04-29来源:东方财富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