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4月27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实依法平等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严格区分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正当经营与违法犯罪等的界限,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有效防范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对在生产、经营、融资等活动中的经济行为,虽属违法违规,但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宣告无罪,或者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对于涉企新类型案件,应当依法审慎处理,必要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依法提级管辖。强化涉企产权刑事案件申诉、再审工作,健全有效防范、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此外,通知提出,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依法规范适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和失信惩戒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定分止争;公正审理涉企民事案件,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公正审理涉企行政案件,促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民、行、刑程序衔接,确保案件办理效果;严格规范涉案财物追缴处置,依法维护企业产权。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坚持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并举。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