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董明珠放话“海归有间谍”,打工人集体破防了……

100%当选,董明珠还能再干3年。

“铁娘子”依然不改自己的风范,在股东大会上,也是到处开炮。

董明珠已经71岁,但董明珠说,自己注重人才培养,不以年龄资历来衡量。

不过,话锋一转,她又放狠话说,“绝不用一个海归派”。

为啥呢?

她说,“海归派里面有间谍,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在无法鉴别是否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面,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网友们也是两极分化。

挺董派说,对,就该这么干,“董娘子充满了正能量”;

反董派则说,大姐,出来见见世面吧,十部门去年底刚刚发文,支持留学鼓励回国,“这么大一个企业,搞得跟没开化一样”。

只有海归们是真破防,毕竟,当知名企业把海归跟间谍画了等号,那么未来的就业环境,可想而知。

除了炮轰了海归,董明珠又明晃晃地对小米开火:

“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技术”。

“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十几年”,这事儿是咋来的呢?

北京1路公交车,途经长安街,算是北京的公交门面,2017年,1路开始用珠海银隆的电车。

2021年,银隆改名格力钛,正式进入格力麾下,不过说跑了十几年,还是有些夸张了,而且,低速公交车和高速轿车、出货80辆和出货13万辆,不是一个频道,也不是一个量级,这事儿根本没法比。

加上董大姐自己的夸张,买账的就更少了,“她对新兴产业有这样的看法,是阻碍她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吧”。

两句话,得罪一群人。

这事儿,也不难理解,董大姐自从“10亿赌约”之后,对雷军一直“保持愤怒”。

主要针对俩事儿:技术、人才。

去年的时候,格力和小米因为专利,爆发口水战,格力说小米风扇侵犯格力的专利权被判赔,但是小米说,没接到相关诉讼。

今年,董明珠又内涵了一下,“某些企业,偷人家的技术,挖人家的人,说什么迎合年轻人,做所谓的领军企业,是流氓行为,炒高股价当首富,却没给股东分红”。

这话说的不轻,多数人觉得这是在嘲讽雷军,那会儿,小米的股价创新高,雷军还真就坐了一会儿“首富”的位置。

网友们希望雷军能怼回去,但雷军不语,只是一味地与年轻人们互动,倒是小米其他高管在前面冲锋陷阵,来为他们的老板鸣不平。

2013年的“10亿赌约”,是雷军挑起的话头,董明珠加码,2018年,雷军输了赌约,董明珠豪言要站上6000亿。

但是之后,小米的营收就开始超越格力了。

小米的摊子越铺越大,雷军已经“360行,行行有竞品”,现在营收已经接近3700亿。

而格力也一直在多元化上发力,除了空调,小家电、手机、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热门行业也都入了,但是,它的营收,却一直困在“2000亿”。

2023年,是格力营收唯一突破2000亿大关,2024年的年报还没出,但2000亿,悬。

董明珠四处开火,是想争啥呢?行业主导权。

格力一直把“核心科技”当做主打,为了专利权,跟友商们打了很多官司,但是最后,差点被互联网颠覆,尤其是小米空调,通过中低端市场,一下干到全国第三,直接挑战“白电三巨头”。

当小米占领消费者心智,格力再核心的技术,也不好翻身。

董明珠炮火越猛,人越焦虑。

这几年的多元化下来,最后还得靠空调,但接下来的三年,董明珠面临的局面可不轻松。

这两年,大消费很火,尤其是家电的销售,靠啥呢?国补,国家的大政策推动,尤其是今年,其他家电只补贴1台,而空调可以补贴3台,补贴拉动的购买力,其实是相当大的。

但是,国补总有结束的时候,一旦国补停止,销量的压力就来了,而国补结束之后再来一场价格战,格力也不占优势。

而且,一直对渠道有依赖的格力,这两年渠道也在被挤压,尤其是线上压力,确实不小,“格力董明珠店”已经上线很久了,但是销量一直很一般。

而在不少省份的国补中,除了综合电商,也推荐了不少品牌直营店,但是难觅“格力董明珠店”的身影。

天眼查显示,董明珠除了个人直接持股1.79%外,还通过珠海格臻,持有高瓴的珠海明骏部分股权,而珠海明骏是格力电器大股东。

这两年,格力更是跟董明珠深度绑定。

尤其是在IP上,“董明珠健康家”逐渐取代“格力”,这种突出董明珠而弱化格力的操作,确实让董明珠获得了不少流量,成了实打实的“话题女王”,但是,这些流量却并不容易转化成格力的销量,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未来三年,格力还是得看董明珠的,但董明珠也不年轻了,董明珠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没有了董明珠,格力该咋办?

标签: 财经股票
浏览:201
日期:2025-04-23来源:财经新闻每日财经报道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