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4月21日,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曙光股份”)、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步步高”)股票相继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风险警示后,相关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提出,“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退市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害群之马”“空壳企业”不断出清;另一方面,风险警示公司积极作为,通过司法重整、内控整改、经营改善等多元路径化解退市或其他风险。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21日,已有5家风险警示公司成功完成“摘星脱帽”,摆脱风险警示标签;还有2家公司调整风险警示状态,由“*ST”变更为“ST”。与此同时,有13家公司提交了撤销风险警示申请,正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审核。
借力多元路径实现风险化解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风险出清与企业自救成效显著,前述5家顺利“摘星脱帽”的公司分别为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疆浩源”)、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天沃科技”)、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汉马科技”)、曙光股份和步步高。
此外,摩登大道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摩登”)和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花王”)也于年内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暂时化解重大退市危机,但因存在其他风险事项,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仍需通过后续整改进一步消除潜在隐患。
深入分析上述“摘星脱帽”的5家公司,其风险化解策略各有侧重,司法重整、主业深耕、治理优化等多元路径交织,共同构成资本市场风险出清的生动样本。
具体来看,汉马科技全力推进司法重整程序,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取得17.65亿元重整投资款,并通过债转股及留债等方式有效化解债务危机;新疆浩源和曙光股份则通过治理优化消除了公司内控缺陷情况;步步高和天沃科技则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逐步摆脱了财务困境,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回升。
以曙光股份为例,据悉,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此后的2022年和2023年度,公司更是接连触及“年报内部控制非标意见”以及“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两项ST情形。
为实现风险化解,曙光股份先于2023年7月份完成控制权变动,北京维梓西咨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凭借司法拍卖成功成为其新控股股东,为公司注入全新活力与变革力量。紧接着,2024年3月份,其通过司法调解妥善解决前期关联交易事项,从根源上斩断违规风险链条。
一系列积极变化背后,折射出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机制的成熟演进。谈及风险警示公司未来如何更好地化解风险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方向需要放在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完善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和提升市场透明度等方面。
投资者仍需警惕风险余波
需要注意的是,“摘星脱帽”并不等同于相关公司风险完全出清。撤销风险警示主要表明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情形得到阶段性化解,并非“一劳永逸”解决公司的全部问题。
例如,3月27日,汉马科技披露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8%,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9亿元,亏损幅度仍然较大。再如,4月9日,曙光股份披露2025年3月份产销数据快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车销量为388辆,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55.76%,仍面临较大的业绩下滑压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撤销风险警示如“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相关企业后续仍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残留、治理风险惯性和市场信任重建的难题。
由此可见,“摘星脱帽”后,相关上市公司虽卸下风险警示的沉重包袱,得以轻装上阵,但这绝非发展的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后续更需将发展重心聚焦于夯实主业,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与投资者回报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在田利辉看来,相关企业需要积极主动采取符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要持续提升经营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负债水平;加强财务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此外,还需要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制衡机制;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宋向清称,对于企业来讲,“摘星脱帽”仅是阶段性胜利,企业持续提升质量的同时,监管部门也需完善长效机制,投资者需保持理性,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共同构建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