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大幅好于市场机构预期。海关总署表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
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000591)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一季度出口增长66.9%,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比去年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一季度我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超过七成。同时,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经营主体出口“新三样”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我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吕大良说。
对于外贸表现超预期的原因,多家机构分析均指向供给端的弹性释放。进入4月,外贸高频数据表明部分领域的外贸进出口呈现积极的恢复态势。不过,海关总署强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进出口企业多了2.5万家
由于全球需求下行、欧美信用收缩风险等因素,市场对于今年的外贸进出口增速一直持有担忧态度。但最新公布的数据展现了我国外贸的韧性。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
吕大良用“开局平稳、逐月向好”来描述对一季度外贸进出口的看法。他指出,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5.9%,与去年的一季度相比,多了2.5万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外贸热度稳步提升。
从3月当月看,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14.8%,进口同比下降1.4%。据Wind统计,市场机构一致预期值为,以美元计,出口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对比来看,3月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表现可谓大幅好于市场预期。
多家机构的分析均将此次超预期表现的原因指向供给端的弹性释放。广发证券(000776)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从供给端看,在疫情达峰前,国内订单承接能力、生产能力、港口运转能力受限,达峰后供给能力有明显提升。也就是说,前期受约束的订单出现了回流和一次性释放。申万宏源(000166)宏观团队也表示,今年以来伴随生产恢复填补去年四季度的缺口,出口也对应大幅反弹。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去年四季度因供给冲击而深度下降的领域今年以来明显反弹。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除了规模超预期,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从地区和国家看,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表现非常抢眼。一季度,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进出口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35.6%。
吕大良表示,我国区域市场进一步开拓发展,同时也更加均衡。今年以来,我国出口整体稳中向好,一季度同比增长8.4%,对前十大出口市场大部分保持了正增长。我国不断拓展外贸市场取得了预期成效。
从贸易品看,一季度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7.6%和5.7%。
不过,持续推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仍然是共识。近日,国常会提出要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吕大良表示,海关将结合职责,积极研究优化助企纾困、促进外贸稳增长等政策措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少,叠加贸易保护及摩擦加剧,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的难度很大,要稳住这部分出口,最重要的事情在于稳住贸易渠道,稳住客户的信任和认同,还要在产品研发上发力,提供更好的产品,带着新产品走出去,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以降低贸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对于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白明认为,既要挖掘相关市场的需求潜力,又要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供给引导需求,挖掘消费者需求潜力。
外贸需求正积极恢复
进入4月,一些外贸高频数据表明部分领域的外贸进出口呈现积极恢复态势。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上涨33.15点,达956.93点,涨幅3.59%,连续两周上行,出现企稳迹象。“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也有较好表现。“义乌指数”以周、月为周期公布。4月10日发布的最新周度监测数据显示,4月3日~9日当周,中小商品周价格指数为101.11点,环比上涨0.42点。出口交易价格指数、场内订单交易价格指数和场内直接交易价格指数均环比上涨。
分析认为,这些数据能够一定程度反映部分外贸需求正在积极恢复。华泰证券(601688)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义乌数据对(相应品类)内外贸量和价的变化均有较好领先性。义乌主要出口小件消费品,去年有效预测出口下行的拐点。义乌指数领先中国相应品类出口增长1~2个月。
但易峘也强调,义乌出口商品品类不能覆盖中国出口占比日益上升的高科技产品、电气设备、整车、运输设备等,这些品类的外需目前仍在“磨底”过程中。
在谈及对二季度外贸走势的看法时,吕大良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贸易发展仍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贸易前景依然承压;尤其是外需不振、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考验,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郭磊表示,2023年需求端的预期结构是消费复苏、地产修复、出口放缓。年初以来地产销售已逐步呈现超预期特征。如果出口再超预期,则对应着整体经济的下行风险显著减弱。粗略测算,消费和服务业对GDP的上拉大致可以对冲出口6%左右的同比下行,这时如果地产投资回到零增长,则实际GDP会处于5.5%~6%。目前看,出口和地产假设均有需要上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