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走出去”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中资银行加快海外布局,助力海外销量增长

中国企业出海潮起,正催生日益旺盛的“走出去”金融服务需求。

建设银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吴皓在近日举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2025市场展望论坛期间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并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涵盖开户、资金结算、汇率风险管理、融资、现金管理等方方面面,满足企业出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渣打(中国)副行长杨京也在论坛期间指出,面对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渣打银行依托全球化网络,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当地市场提供“贴身”金融服务,包括小币种的兑换服务等。当中国企业出海投资时,企业需要针对海外实体资产负债表建立独立的资产保值需求时,渣打银行也能提供贴近市场的贴身金融服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出海,他们对“出海”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在投融资与汇率兑换,更希望将境内成熟的“金融+业务”运营经验输出海外,助力产品海外销量更上一层楼。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转变” “走出去”金融服务趋于多元化

中金国际战略客户组负责人姜雪涛在论坛期间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模式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以往,中国企业出海主要以收购海外资源、品牌与技术为主,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主要采取供应链出海,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商业模式输出等方式。

此外,原先的出海主体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如今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选择出海。且以往中国企业主要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拓展业务,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前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寻找商机。

吉利控股集团海外金融事业部CEO(首席执行官)张所璠表示,在出海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模式也发生新变化——从原先的轻量型出海(做订单模式或寻找海外总代理模式)转向自主运营,包括自己在海外市场设立销售子公司等。

“之所以从轻量型出海转向自主经营,主要目的是追求销量增长。”他指出,毕竟,原先的寻找海外总代理/订单模式所投入的资源有限,导致中国汽车海外销量容易遭遇瓶颈。随着中国汽车企业自己出海设立销售子公司,就能自主投入更多资源拉动销量进一步增加。

张所璠坦言,在出海模式转变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平衡海外总代理模式与自主经营的利益关系,因此组建一个良好的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团队很关键。此外,金融资源的支持,对中国汽车企业海外销量的增加也起到相当大的支持作用。

记者了解到,当前部分中国汽车企业主要以CBU(即整车出口模式),将汽车出口至一些海外国家和地区。在这个链条里,中国汽车企业需要众多金融产品——比如从中国将汽车运往海外目的地国家,需要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当汽车抵达海外当地销售公司后,中国汽车企业需将汽车按需送往当地经销商网络,又需要库存融资;海外当地经销商将中国汽车卖给终端用户时,当地银行需提供相应的个人汽车购买商业贷款。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主要通过与海外当地银行合作解决这些金融需求,中资银行“介入”占比相对较低。其原因是,中资银行需要一段时间“理解”汽车在海外市场不同销售环节的相关金融交易,但汽车销售“不等人”。

姜雪涛表示,在美国与日本企业出海过程中,这些国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往往是一起“出海”,所以能迅速响应企业出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因此,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中资金融机构也需加快出海步伐,满足中国企业日益多元化的出海金融服务需求。

中资金融机构加快海外布局 综合化“出海”金融服务持续扩容

记者获悉,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出海”步伐正在不断提速。

吴皓表示,在伦敦,众多国有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已纷纷入驻,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力度日益加强。去年10月,建行在上海设立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专项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联动建行逾2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中国企业出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姜雪涛透露,中金公司已在纽约、伦敦、香港、法兰克福等城市布局。为了更好服务更多中国企业“出海”,过去三四年中金公司还在10个新兴市场,包括中东、拉美、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新设机构以支持中国企业的出海需求。

记者获悉,这背后,是中资金融机构发现中国企业出海所蕴藏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加大,正形成全新的业务拓展机会。相比行业头部大型企业出海拥有周到的金融服务,众多中型企业出海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对海外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理解,另一方面海外金融机构对他们也缺乏了解,导致面向中型企业出海的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当不匹配,由此蕴藏广阔的业务发展前景。

杨京指出,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对汇率风险管理相当重视。目前中国企业的外汇操作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但海外企业因为熟悉海外金融市场,在外汇交易方向、外汇交易方式、外汇策略及使用的外汇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渣打银行可以将这些外汇交易经验分享给中资企业,助力后者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

“比如在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离岸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相当丰富,中国企业可以了解这些产品,更高效地管理企业出海过程的外汇风险敞口。”他表示。

记者注意到,除了汇率风险管理、投融资、资金兑换结算等传统“出海”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希望能将自身在境内的“业务+金融”运营经验输出海外,推动产品海外销量进一步增加。比如,有些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某些国家拓展业务时,在当地遭遇较低的个人汽车购买贷款审批通过率,拖累汽车销量疲软;因此这些中国汽车企业希望能将境内运行成熟的反欺诈引擎与反欺诈风控模型输出海外,帮助当地金融机构在强化贷款风控的同时提高贷款审批通过率,从而推动中国汽车在当地市场的销量较快增加。

“由于中国汽车企业在一些海外国家地区缺乏金融牌照,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合作模式,将中国的个人汽车购买贷款反欺诈模型经验,以及申请评分卡与行为评分卡等反欺诈风控产品体系输出给当地银行,先让他们对这套反欺诈风控体系产生信任,再逐步提升信贷审批通过率,带动中国汽车在当地销量的持续增长。”一位汽车企业海外部门人士指出。

浏览:660
日期:2025-04-15来源:早间财经要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