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沪市公司乘政策长风 加速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跃升

本报记者 田鹏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提升其质量不仅是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要求,更是监管与服务工作的首要目标。自去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以来,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稳步推进,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细则,各项政策紧密协同、精准发力,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实际效果来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沪市”)上市公司为例,截至目前,沪市公司呈现出“优”“稳”“新”“高”等特点,即上市公司的市场结构更“优”、企业发展的基本面更“稳”、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更“新”和上市公司的可投性更“高”。

展望未来,天风证券表示,整体而言,2025年“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主线日益清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进而推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双提升,为更好回报投资者提供坚实保障,为资本市场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政策精准护航

沪市公司质量进阶

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作为,持续发力,从出台一系列规范治理、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到针对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细化要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政策驱动力。

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所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

尤其是2024年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强调,“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这一政策导向为上市公司指明了清晰路径,促使其在优化业务布局、激发内部活力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后,监管部门围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发力,推进“1+N”政策体系愈加完善。例如,证监会于2024年4月19日发布《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就科技企业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债券融资、做市交易、私募股权支持方面提供了系列政策支持。当年6月19日,证监会印发《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重点提及鼓励收购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支付方式方面新增“开展股份对价支付”的提法,另外将支持并购的侧重点明确为“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去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在具体并购支付工具方面,提出除了现金以外,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等。

天风证券认为,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表现也逐步向好。预计随着“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IPO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多方面制度或进一步健全,ESG评价或被更多上市公司重视,同时海外收入多元化发展下抗风险能力预计或将明显强化,从而可以缓释关税摩擦升级的负面冲击。

成果全面显效

多维度勾勒成长蓝图

在政策利好的滋养下,沪市上市公司成绩斐然,从多个维度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蓝图。

具体来看,在财务指标上,众多企业营收与净利润稳步增长,资产负债率合理优化,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例如,偿债能力方面,据Wind数据,2019年、2022年及2024年末,沪市主板上市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分别为2.25倍、2.14倍和2.23倍;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则分别为3.11倍、4.86倍和4.64倍。运营能力指标方面,2019年、2022年及2024年末,沪市主板上市企业的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8次、1.37次和1.05次;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8次、0.64次和0.44次。

市场人士表示,尽管短期看来,部分财务指标有所承压,但上市公司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机制完善等长期成效预计逐步显现。相信随着“科创十六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效果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将进一步释放,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层面,研发投入持续攀升,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以科创板公司为例,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的两倍。科创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公司均已超过百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正加快布局,已基本形成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例如,在芯片设计环节,科创板汇聚了基于自主指令架构的“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面向工控应用领域和移动终端领域的龙芯2K3000(3B6000M)处理器近日流片成功,标志着中国CPU企业系统掌握了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其基础软件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打造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底座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

总结前期经验

制定新一轮行动计划

沪市公司质量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当前情况来看,沪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有待稳固,与投资者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

为此,上交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加强上市公司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为保障,围绕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总目标,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与上一轮计划相比,更加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更加强调严监严管,协同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二是更加聚焦投资价值,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增强投资者回报。三是更加突出主体责任,发挥公司治理在提升质量中的作用。四是更加有效汇聚合力,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生态。五是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落实好具体工作安排,与市场各方同题共答,力争再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沪市进一步扩大主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经营业绩长期向好、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

(编辑 张明富 上官梦露)

浏览:670
日期:2025-04-08来源:财经股市最新消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