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艺融
保险资金入市迎来更多便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3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规模至少6.57万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中长期资金力量。
易方达基金认为,此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保险业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既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又通过结构性引导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长期来看,险资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向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向演进,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拓宽权益资产投资空间
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金融监管总局在今年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4万亿元。
万家基金表示,以当前约4.4万亿元的险资权益投资规模、12%的行业平均配置比例测算,此次调整理论上可释放超千亿元增量资金。若叠加市场预期的长期松绑空间(最高配置比例或提升至40%),未来潜在增量资金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耐心资本”,险资通过长期稳定的资金注入,将有效缓解市场短期波动压力,提升A股机构化投资占比,强化其作为市场“压舱石”的稳定功能。
易方达基金表示,此次调整预计可为A股引入超万亿元的资金,优化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投资周期长、波动容忍度高,有助于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推动估值修复。
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通知》还提出,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据悉,此前监管法规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强化分散投资原则,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余额纳入权益类资产比例管理,合计不超过保险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2%,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余额不超过基金募集规模的20%。”
富国基金表示,《通知》对此比例进一步放宽,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险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股权融资支持,将加速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形成、促进产业链升级。”易方达基金表示。
万家基金则表示,这一导向促使险资从传统基建、能源领域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转移,推动形成“资金—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助力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此外,《通知》提出,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时,其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权益投资比例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不再单独计算。
“此举大大提升了享受税延政策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权益仓位上限。”万家基金表示,政策松绑后,险资可通过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长期收益。这一举措不仅为老龄化社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更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有序转化,助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长期发展。
中欧基金表示,这一要求更便于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统筹考量,极大地提升了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产品力,有助于我国三支柱个人养老业务的发展,从其外部性来说,正在培育另一股新生的中长期资金力量。
综合来看,此次《通知》与中央汇金增持ETF、证监会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近期政策形成协同联动。万家基金认为,《通知》不仅是制度与规则的优化,更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历史性转型。通过引导险资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挖掘企业长期价值、从短期收益导向转向战略投资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编辑 张明富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