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通报了五个方面的情况,分别是近期出台施行政策文件情况、质量强链工作情况、标准发布服务发展情况、行风建设情况、有关反垄断监管行政诉讼案件情况。
在质量强链工作方面,王秋苹介绍称,2024年,市场监管系统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共实施质量强链项目952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889个,2087家链主企业、18万家链员企业、2952家赋能机构参与,实施重点攻关项目3176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4391个。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更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王秋苹说。
在标准发布服务发展方面,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批准发布了711项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百姓生活、信息技术、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与指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王秋苹透露,“近期,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持续健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
具体来看,在算力平台方面,加快推动深度学习编译器、高质量数据集、计算调度与协同等标准研制,优化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推动人工智能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整合,助力培育产业生态;在大模型方面,加快推动机器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通用大模型标准,以及推理引擎、检索增强等大模型应用和优化技术标准研制,指导产业研发、选型和应用大模型;在具身智能和智能体方面,加快部署智能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标准,引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面,推动工业大模型、钢铁行业大模型等标准研制,服务智能制造发展和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安全治理方面,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优化训练等环节,开展数据安全标准研制,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流程数据安全。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加强跨行业、跨领域人工智能标准协调,启动绿色通道,提升标准供给效率,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标准尽早出台、落地应用。”王秋苹说。
(编辑 郭之宸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