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专访方大集团副总裁徐志新:民营企业将在更加开放透明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下持续发挥灵活机制优势

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5〕3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聚焦有关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如针对涉企收费政策数量多且分散、服务内容不清晰、企业查询难、维权难等问题,提出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做到“清单全覆盖”,明确收费项目对应的服务内容。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效果如何?民营企业又有着怎样切实的感受与反馈?

围绕这一话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集团”)董事、副总裁徐志新进行了专访。

方大集团是一家以炭素、钢铁、医药、商业、航空五大板块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上市公司和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024年,方大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位,较上一年提升30个位次,同时位列中国战略性新兴企业领军企业100强第40位。

健全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为企业持续“减负”

NBD:《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您认为这一政策实施后,哪些领域的收费清理对企业帮助最大?从您的角度看,期望涉企收费监管机制能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影响?

徐志新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

徐志新:《指导意见》明确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各部门、各省份都要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现目录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同时要求加强相关领域收费规范,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问题多发领域,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清理违规事项、规范收费行为。

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收费领域清理对企业帮助还是比较大的,避免了巧立名目乱收费、重复收费。

期待在新政策实施后,垄断性行业协会和机构能够给予各类企业公平的参与环境,降低缴费门槛,不能以缴费为由限制企业融资等生产经营事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NBD:随着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的日益健全,您认为民营经济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方大集团将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徐志新:随着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的日益健全,企业“减负”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信心的提振将促进我们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党和国家陆续出台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的过程中,在越来越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和越来越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将持续发挥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抓经营、抓管理,高效推动创新和人才机制建设,为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民营企业正逐渐进入原本由央企垄断的领域

NBD: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对此方大集团是否有相关规划?

徐志新:在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正在逐渐进入原本由央企垄断的领域,比如我们现在也有核电项目原材料碳素材料供应等业务。

此外,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支持,去年9月28日,集团位于沈阳的辽宁方大总医院开院,这是我们方大集团社会资本办医实践的一次新突破。医院总投资近百亿元,医疗床位5000张,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性整体规划建设的单体综合医院,也是方大大健康产业的重点项目。

未来,锚定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的方大健康城将全面布局提供超过50万张床位,其中医院实现运营超过5万张床位,提供优质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今年4月即将实现一期全部项目投产的重庆航空城,是落实重庆市和方大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将聚焦航空客运货运、航空食品、航空租赁、飞机维修、航空培训、航材交易、空地飞行器研发等领域精准发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同时,我们在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扶持领域获得的政府补贴也显著增加。比如方大集团下属的达州钢铁在环保提升过程中,获得了国家提供的近1亿元超长期国债补贴资金支持,对企业的环保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方大九钢也获得了近2000万元“两新”政策补贴。

NBD:自从民营经济促进法被提上立法日程,就备受各界期待。您作为民营企业家,对这个法律的出台有什么样的期待?

徐志新: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法律的出台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政策支持,保护民营企业的各项权益,同时还能够为我们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在相关制度政策的支持下,在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将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让民营企业成为技术突破的“先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标签: 财经郎眼
浏览:573
日期:2025-03-29来源:最新财经新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