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3月27日,第二十二期“深交所·创享荟”活动如期而至。“深交所·创享荟”品牌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着力打造的重要产业交流平台,以推动企业协同创新、合作赋能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产业链龙头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市场机构+科研院所”的组织模式,在促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业交流和资本对接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此次活动聚焦AI赋能千行百业主题,邀请到AI大模型产业及家电、医疗、汽车、传媒、金融等AI垂直应用领域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尽精微而致广大”寓意“人工智能+”,旨在聚焦AI赋能千行百业,把握AI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用“尽精微”的理念服务AI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合力实现AI赋能千行百业的“致广大”目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AI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典型应用场景成功案例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看法,分享了AI赋能金融、医疗、汽车、传媒等垂直领域的创新成果、经验和案例,并就大模型广泛应用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与会上市公司代表认为,随着国产大模型加速发展,我国AI领域不断突破,AI在不同产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大模型等AI技术的深度应用将成为推动各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深交所·创享荟”活动只是深市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AI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深市凭借资金支持、资源整合、创新激励等多种手段,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
具体来看,资金支持是资本市场助力AI产业的基础力量。一方面,IPO为AI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关键渠道。一些专注于AI芯片研发、算法创新以及垂直领域应用开发的企业,通过在深交所等资本市场上市,得以从社会募集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加速技术迭代升级等。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丰富的投资工具,如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也积极关注AI领域的初创企业。它们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介入,提供启动资金,助力创新想法落地生根,培育出一批具有潜力的AI独角兽企业。
此外,资本市场还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并购重组等,能够优化AI产业的资源配置。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资本优势,并购具有独特技术或应用场景的小型AI企业,实现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快速整合,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的AI产业链布局,提升综合实力。
市场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对AI产业的创新激励作用不可忽视。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使得具有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AI企业能够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市值快速增长。这有助于激励更多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吸引顶尖人才投身其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