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业内人士: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空间 降准要灵活掌握时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了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也再次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的空间,面对内外部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要把握好时度效,让政策空间在关键时刻发挥高效作用。

“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充裕的,货币金融环境良好。”上述业内人士称。

春节前央行公开市场短期逆回购投放了2.6万亿元,节后陆续到期,市场资金面保持平稳。同时,央行还通过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公开市场操作,一直保持中长期资金净投放,其中,2月净投放量4000亿元,有力维持了流动性充裕,支持了银行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央行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表明央行有能力有意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业内专家称。

何为“择机”降准?业内专家表示,降准要灵活掌握时机,发挥最大政策效能。当前我国的政策利率水平、流动性充裕程度、实体经济融资条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等,充分体现了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同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合理空间,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施策,把政策资源用在刀刃上,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

至于降息,上述专家强调,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同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对于经济中的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银行往往会有一定观望情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促进引导资金更多流向这些重点领域。”上述专家称,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可以有效发挥工具价格激励的“牛鼻子”作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力度,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经济质效提升。

专家强调,今年货币政策还是要兼顾多重目标,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也要注重防风险,还要破解中美利差、银行利差等国内外约束,政策需要把握好合理的节奏与力度。结合形势变化,预计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利率、汇率等方面都会合理平衡、协调发力,形成政策“组合拳”效应。

浏览:893
日期:2025-03-14来源:财经新闻最新头条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