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接下来,恐怕又要降息了

最近,信号很密了。

无论是两H,还是近期各种发言,传递的都是2个信号:

1、低利率,未来存款利率大概率还要再跌;

2、钱要流出来,会流到实体、科技、消费。

那么这两个,对普通人的影响是什么呢?

第一个你的钱,存银行拿到的钱越来越少,第二个,钱流到市场,物价可能会越来越贵。

这种低利率+宽松刺激的复杂环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比陌生的。

如果把经济比作巨大的水库,低利率就是把水闸放低。

廉价的资金涌向大型企业、基建项目、科创企业、房地产等等,但是下游的存款利率也会同步被调低。

而普通人往往在下游,不仅难接到水,还面临着存款收益不断下滑的局面。

如何才能应对这种局面?

当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看到时间的力量。

时间,对投资来说非常重要,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时间的力量。

简单跟大家说吧,如果有个生意,10万的成本,能够带来2000的利润,你觉得这笔生意能赚多少钱?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就是2000块钱,这就是无视时间的思维。

真正有时间概念的人会问你这笔生意的周转期是多少?

如果1天就能周转一次,也就是说1个月可以循环30次,一个月的利润就可以达到6万元。

投资,简单来说就是找到有价值的选择和合适的价格,剩下就是时间。

只是大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时间的力量。

真正来说,时间天生就存在3层红利。

第一层红利,是时间的复利。

有人曾经问过巴菲特,为什么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但是大多数人却难以做到呢?

巴菲特的答案是: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这句话初听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不服气,但是这些年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做投资做选择。

大多数人,本能就是去选择高回报的项目,而不是低利率但却能产生复利的项目。

就像我前面举得这个例子,很多人看不上2%回报率,却忽视了背后长期的复利价值。

这属于过去高增长时代的惯性,过去确实很多人都赚的都是快钱,买房5年翻倍,年化超过12%都是常态。

但是现在进入低利率时代,各行各业都已经告别无序扩张的爆发期,未来收益注定是下滑的。

与其追逐20%的利润暴击,不如从现在开始,耐心筛选能有2%以上复利的项目。

什么是时间的复利呢?

记住,时间复利的关键不是“高收益率”,而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持续不断的产生收益,并且收益能够进一步的增值,并且

越往后,收益越呈指数型爆发。

其实赚钱这个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也容易。

普通人最容易赚到的钱,就是靠时间给予的红利,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你找到一个好的资产,持有足够长的时间,自然能从中赚到钱。

唯一要判断的只有一个,就是你持有的是不是有好资产。

财富不是靠预测涨跌赚来的,而是靠正确的资产+足够的时间,自然生长出来的。

时间第二层红利,是周期轮动的时间差。

有人形容市场就像个情绪不稳定的邻居。

有时候他愿意用双倍的价格来买你的房子,有时候,他又宁愿白白伸出双手把房子送给你。

如果你跟着市场情绪走,你只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但是如果你逆着市场去思考,你会感谢市场波动。

因为没有波动,就没有空间,这就是时间差的魅力。

现在的时间差在哪?

短期内的通S,和低利率刺激通Z回归的时间差。

紧S的时候,钱是值钱的,资产和商品的价格都会下跌;

通Z的时候,资产是值钱的,拿着现金就等于白白被稀释;

真正有时间差的思维模式,应该是学会用通S期的钱锁定资产,用通Z期的资产兑现购买力的人。

在低利率+资产价格低迷期(当下)积累筹码;在货币效应显性化时(未来2-3年)兑现收益。

2014-2015年通缩期购入核心城市房产者,在2016-2017年利率回升周期实现资产翻倍。

过去这些人的收益,实际上靠的就是时间差思维,也是大家常说的经济周期。

记住宽松周期开始出现的三大特点:

降息、信贷放量、悲观情绪触底,2025年,一切又出现熟悉的味道了。

时间的第三重红利,趋势的乘数效应。

正确抓住时间里的趋势,我们未来的财富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放大。

趋势,才是财富最好的放大镜。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抓住趋势?

趋势里存在着占位的L断性,先来者可以低成本入场,一旦占据优势的位置,后来者就需要支付够高的成本才可以进入。

就像深圳的房价,08年的时候均价不过1万。

但这些年叠加深圳飞速发展的趋势,现在哪怕跌过之后,均价还有7万,后来者需要支付7倍的资金,才能在此安居乐业。

抓住趋势,才是为自己未来5-10年的财富增值装上了加速器。

那么站在现在来看,接下来5年的红利,属于哪呢?

有个方向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科技。

上周2H经济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里,80%的时间都给到了科技,这已经能说明科技的含金量了。

未来5-10年,注定会有大量的资金砸到科技行业里面,科技造富的时代,已经从年初的Deepseek里悄悄开始了。

可以说,现在不跟科技挨边,就像08年不跟房地产挨边。

所以,普通人其实现在都该思考下,如何在这场科技热潮里,找到自己分水的盆子。

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参与股市分红。

当然,我这里不是推荐大家去买股,也不抵制,因为股市确实在成为新的蓄水池。

只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股市里买卖更频繁,对人性的考验也更残酷,牛市里亏钱的人也是大把。

因为股市归根结底是零和博弈,1个人赚钱,就注定有1个人亏钱,入场一定要注意风险,不要瞎往里冲,成为别人的燃料。

还有1条路子,就是买有科技爆发潜力城市的房产。

大家现在对房子的情感很复杂,很多人已经一刀切的不看好了。

但是房子,其实就是买的城市发展的股票,一座城市如果未来科技爆发,注定会崛起大量的高净值群体,这些群体拿着钱不会选择买房改善生活吗?

只要时代还在造富,房子作为二次分配的工具,怎么都会积纳流动的S流。

这轮科技竞赛,背后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城市竞争的重要分水岭。

所以说,如果你把握不住股市,或者股市之外,还是想要给自己的资产加上压舱石,我还是会建议大家配置科技爆发潜力强的城市的房产。

科技赚钱,金融分钱,买房存钱,大概率是接下来的方向。

记住,越是低利率时代,我们越要看到时间的3层红利。

与其贪高被套,不如从现在开始,锁定周边微小但能享受复利的资产,抓住周期之间的时间差,放大自己的位置优势,跟随趋势,让时间自然成为你财富的放大镜。

现在市场很难,但是走正确路,哪怕速度慢些,心不会慌。

浏览:126
日期:2025-03-11来源:每日财经要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