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个趋势是:
部分年轻人工作受阻,因为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昂,选择回到老家生活。
前段时间,我看到网上有人感慨,说今年北京、深圳的人流量感觉没有往年那么猛,春运潮感觉比以往都要早很多。
不过目前官方的数据还没出来,具体情况不好说,但是去年开始,确实看到不少人在推测:
接下来人口可能会反向流动到小城镇,甚至是农村。
这有可能成为现实吗?会不会因此影响大城市的房价?
我的观点是,几乎不可能。
不出两年,核心城市会挤满更多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我有两点核心判断:
其一,我们的城市化,才刚刚走过一半。
202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见顶。
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的城市化实际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日本来说吧,日本90年代泡沫破裂的时候,城镇化率高达77%,现在基本稳定在80%左右的程度。
从数字来看,我国的城市化率和日本差距只有最后的15%,但实际上的差距,远不止于此。
从日本东京往外走,不论你是坐新干线还是高铁,你会发现沿线都是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建筑。
但是我们这边呢?
核心区人口密度可能不差,但是哪怕是北京,出了5环还是大面积的空地。
从人口密度上也能看出端倪。
纽约2019年,人口密度已经高达1.07万人/平方米;东京,6400人/平方米;新加坡8357.6人/平方米等等。
我们上海2023年,人口密度只有3900人每平方米,北京是1300人每平方米。
所以说,我们大城市的人口实际上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多。
这也是我们的地铁很难纯靠业务挣钱的原因,因为我们基建铺设往往是超前的。
今天我们66%的城镇化率看起来很高,但是实际上是把大小城市的城镇化率全部算进来的。
这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真正计算我们大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化率,我们可能连40%不到。
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经验来看,城市化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城镇化,是人口从农村迅速走向城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城市化,是人口迅速从中小城市流入到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之中。
目前,我们显然只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才刚刚开始。
我国14亿人口,按照城市化率80%来计算,未来大概有11.2亿的人口要居住在城市之中,大部分人的归宿可能都是去少数的几个城市群。
今年春运,广东是全国断崖式第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地,珠三角的虹吸能力就是如此强劲。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不只是看出生人口。
真正影响未来5-10年市场的人口,实际上是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代表的是,接下来很有可能流入到市场的新购买力。
日本历史上经历过两次房地产危机,第一次之所以平稳落地,就 是因为城镇化率还没有见顶,购买力还有支撑。
所以说,我们的核心城市群,现在说房价见顶真的为时尚早。
这些核心城市群,哪怕这两年人口增速放缓,至多2年,经济缓过来了,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涌入。
目前,全国算得上号的城市群不超过5个,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城市群、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
我常常跟大家说,不要去关注市场每天的涨跌,因为没人能说准明天是涨5%还是跌6%。
普通人真正应该关注,就是趋势和时机。
只要大的趋势抓对了,你入场的点又是相对的低点,剩下就是静等周期,坐等躺赢。
这两年我最建议的操作,就是趁目前楼市的低点,把自己的资产放到头部城市群中。
因为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来看,头部城市群的规模可能是第二大城市群的2-3倍还要多,这些都会具体地表现在房价之上。
为什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涌入核心城市?
第二点原因就是:服务业越发达,人口会越聚集。
今天我们会发现:
1、制造业对就业规模的增加是非常乏力的。
这点不仅国内有,全球都是如此,核心就是因为现在的工厂,越来越倾向于无人化和自动化。
2、全国这些超大特大城市,第三产业占经济总产值的比例非常高。
深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2023年高达63.3%。2023年,杭州第三产业经济占比高达70%。
这是因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增的就业规模基本靠服务业。
而服务业的特点是,人口越多,需求市场就越大,就越能带动更多的就业。
这几年,经济确实要差一些,但是很多新型的就业岗位,最先出现的地方还是大城市。
比如这两年很火的家庭收纳师、宠物上门喂养、以及最近出现的租房代看业务,都是现在核心1-2线城市出现的。
就拿搬家来说,大城市的需求一定是更频繁、更旺盛的。
这些旺盛的需求,才能支撑起搬家这样的细分市场,也就能容纳更多人的就业。
城市越大,人口越多,服务业就会越发达。
而服务业越发达,就能容纳更多的就业,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这就是城市发展的正循环,有正循环,就注定会有负循环。
对于小城市来说,下一阶段的负循环会显现得更加强烈。
因为小城市人口持续流失,市场就会越来越狭小,最终可能学校、医院都会开始减少和合并,赚钱也会越来越难。
日本曾经就出现小城市的房子,白送都没有人要。
现在大家或许觉得天方夜谈,但是随着城市化进一步的深入,这些趋势会迅速且剧烈的显现出来。
如果你的多套房子,依旧放在人口持续流失、出生率持续下滑、且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县城或者三四线城市。
这两年千万要注意寻找机会,把自己的资产放在更有增长潜力的地方。
这两年,不少政策也在提示同样的未来。
不然为何要提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何要提倡破除社会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为何要进一步的收储?
核心就是为了方便更多的人,生活在大城市之中。
所以我说,未来核心城市,只会挤满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