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带来的建议主要涉及加强中西医协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等话题。
吴相君表示,当前,我国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
“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第一个诺贝尔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等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西医结合医学助力COVID-19疫情防控,这些重大进展都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在保护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他举例称。
吴相君还关注到,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西医结合自主创新科研能力不足,在理论、临床及方法学研究方面需进一步深入;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疾病能力有待提升,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中西医结合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卫生组织相关人才相对缺乏,活力与潜力亟待激发。
对此,吴相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中西医结合自主创新转化应用科研体系建设。健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策略、战略措施、管理制度,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设立中西医结合科技专项,加强中西医学与药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AI技术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进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研究,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产出等。
二是完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重大慢病、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水平。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支持综合医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能力,开展综合医院与基层社区门诊中西医协同诊疗,“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不断丰富重大慢性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不同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特色干预策略等。
三是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及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中西医结合多层次人才培养,增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体系建设,支持国内外中、西医专家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升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提供国际交流途径,打造高精尖的专业团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