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世界生产中心还是中国吗?制造企业迁出啥影响?大咖们这样看

中新经纬3月29日电 受疫情和国际政治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出现了哪些新调整?企业如何合理进行上下游布局,寻找产业链供应链“最优解”?3月28日下午,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多位大咖齐聚一堂,给出自己的答案。

梁维特:供应链过去以成本为导向,现在更关注安全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成员、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委员会主席梁维特表示,对供应链来说,过去是以成本为导向的,主要考虑成本的因素(决定)在哪里生产,但是现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安全。

假如过去的生产流程是“A—B—C”得到成品,“现在我们还要准备D和E这两个生产基地,因为如果(出现)任何一点崩溃的话,可以把生产的产能转移到D和E,这样我们的供应链才能有稳定的供给,”梁维特举例解释道。

基于上述情况,梁维特认为,必须有一个快速反应系统,同时必须要做好准备,必须加强培训,员工也必须掌握多个技能,这样(才能)适应世界的变化。

冯波:应对产业链、供应链新形势要增加确定性

对于近两三年来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的新形势和变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冯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一是出现了一系列巨大的不确定性,前年去年一箱难求,外贸企业很多产品运不出去,有些就开始了多元化包括区域化的措施,把供应链和产业链拉到自己身边,越近越好;二是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像气候变化,企业有降碳环保绿色的要求,它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第三,要看到希望、机遇,“新的要求是压力,当然也催生了新的产业”。

企业如何应对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的新形势?冯波表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增加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主要的方式还是要团结合作,开放包容。从空间纬度,全球所有的国家要团结协作,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应该通过协作的方式,不能采用断链、脱钩的方式解决;从时间纬度,通过现有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像AI技术、5G,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增加机器操作的确定性。

此外,冯波提到,还要用一些新模式使供应链更有韧性,更有可持续性。一要实行大客户战略,和大客户签订长期的合同,用长期的运量锁定长期的运力,获取长期的回报,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样就有确定性。另一个方面,要进行大项目的战略。

贝哲民: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的制造枢纽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奥纬论坛亚太区负责人贝哲民表示,全球的供应链是有效率的,也是是脆弱的。(面对)气候变化或大流行、地缘政治造成的风险,需要加强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才能迎接对外挑战。

贝哲民认为,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的制造枢纽,“80%的智能手机出口来自于中国,尽管这些数据可能会出现一些下降,但是不可能下降到0,因为其他的市场没有中国这样的规模和速度。”

但要提高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跨国企业有不同的三个战略:第一个是要对中国投资的供应链进行投资;第二个战略,是迁出一部分产能到其他市场;第三个战略,是要把对于生产来说至关重要的(部分)再回迁到本土市场上。

姚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意味着中国工业已经升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新的地缘政治变化已是全球面临的现实,企业多元化多国化的做法是合理的,但同时也需要合理地评估风险。比如需要考量现实中究竟有多少企业把业务迁出了中国,“目前看来,按中国经济的比例和贸易体量来说,迁出的部分仍是相对较少的。”

同时姚洋认为,部分制造企业将生产设施外迁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地缘政治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已。“这不见得是件坏事,对中国来说可能反而是件好事,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已经升级了。”

姚洋还指出,这对中国周边的东盟、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是利好,他们与中国的制造业将更加紧密地融合,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的地缘政治状况。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我坚信,对高端行业来说完全离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指出,经过过去十年的发展,苹果手机生产主要来自中国和韩国,即使其将部分生产设施迁至印度或周边国家,仍有部分中间部件需要从中国进口,这也会驱动中国的产业升级。

费里:离用户更近可以更好理解市场

芬坎蒂尼集团亚太区负责人兼中国区执行总裁法布里佐·费里表示,新冠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影响,封锁措施影响了物流和采购,这个病毒再次彰显了一些疫情之前就存在的问题,比如供应链太长了、缺少高技能的工作人员等。

费里提到,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的中产阶级在蓬勃壮大,他们想要更好的服务,跨国企业正在锁定这些目标受众。与终端用户离得更近一些,可以更好的定制产品、更好的理解市场,同时也有价格上的优势,服务东南亚的市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

“我相信中国仍然会是一个生产中心,如果到东南亚,那是因为我们需要为东南亚市场服务。”费里总结道。(中新经纬APP)

浏览:163
日期:2023-03-29来源:一周财经要闻回顾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