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今年以来,科技成长赛道获市场“热捧”,不论是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还是基金公司争相上新相关主题产品,都反映出这一领域的火热态势。
以创业板50ETF为例,今年以来,就有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纷纷推出相关产品,积极抢占科技成长赛道布局先机。
富国基金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金泽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50指数相较于创业板指数“三创四新”的特点更加明显,其汇聚各行业龙头,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这些高权重板块均为国家经济战略转型过程中提供核心增长动力的战略新兴行业。同时,随着一年两次指数样本股定期调整与成分股自身的变化及产业趋势的变动,第二大权重医药生物在指数中的权重下降,而非银金融、通信和计算机权重不断提高。可见,指数新质生产力含量不断提高,市场活力有望持续迸发。
创业板50ETF阵营持续扩容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以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了经济增长新引擎。在此背景下,科技成长赛道成为投资者“心之所向”,创业板50指数顺势获得市场各方青睐。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与传统宽基指数对比,创业板50指数权重向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倾斜,其集中覆盖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并剔除了农林牧渔等行业,更好地展现目前中国科技公司的表现,反映中国新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此外,从市值占比和盈利占比的对比上看,相较创业板指数,创业板50指数的50只指数成分股,仅占创业板数量的3.7%,但却占据27%的营收和62%的规模净利润,可见其成分股质量相对较高,汇集创业板最具造血能力的一批优质企业。
正因如此,各大头部基金公司纷纷加紧布局,推出与创业板50指数相关的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投资工具。以2025年为例,创业板50ETF国泰、创业板50ETF嘉实、创业板50ETF华夏和创业板50ETF华泰柏瑞等4只产品先后上市。这些ETF产品不仅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科技成长赛道的门槛,还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了单一股票的风险,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投资需求。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创业板50ETF在宏观经济转型、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背景下,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和成长空间。鉴于创业板50ETF所代表的新兴产业长期增长趋势明确,建议投资者采用长期投资策略,以平滑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分享新兴产业成长红利。
长期投资价值基础坚实
创业板50ETF长期投资价值不仅在于指数成分股的高成长性,政策红利以及产业趋势也为相关产品长期投资价值的凸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政策红利为创业板50指数的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产业基金等。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国产替代等战略背景下,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策的持续利好,为创业板50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这些政策为创业板企业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景顺长城创业50ETF基金经理指出,创业板50指数在政策红利、技术革命、估值优势等多重利好下,中长期投资价值显著,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第一大权重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近期利好不断,工信部相关政策文件大幅提高了光伏产业新增产能进入门槛,老旧产能出清有望加速;多家光伏企业签订了自律公约,旨在规范行业供给端产能扩张,稳定市场价格与供应。
创业板50指数的行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产业趋势的变化,指数的权重行业逐渐从传统的医药生物向非银金融、通信、计算机等更具成长性的领域倾斜。这种动态调整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偏好,也使得创业板50指数能够始终紧跟经济发展的前沿趋势,保持其代表性和竞争力。
对于指数行业权重架构的改变,金泽宇表示看好,预计在未来结构性牛市行情中,以AI为核心的产业深度融合将会进一步重塑创业板50指数权重分布,以战略新兴科技公司为代表的TMT板块与AI深度融合的非银金融公司有望继续提振创业板50指数市值,在营收与归母净利润高增速下,或有望迎来指数的戴维斯双击。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