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从评价标准优化到多元应用 深市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更上层楼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公告称,为进一步增强国证ESG评价的科学性和本土适用性,更好反映中国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与绩效,将修订优化ESG评价方法,推出国证ESG评价2.0版,并于2025年1月24日起生效。

据悉,国证ESG评价2.0版进一步强化“立足本土”的核心原则,紧扣交易所相关指引要求,主要从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体现ESG评价标准与ESG制度建设的适配性等两方面进行优化。

绿色未来信息科技创始人张仕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ESG投资的规模近年来已实现了快速增长,带动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指数ETF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此外,ESG投资要求企业提高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水平,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ESG表现。

推动建立中国特色评价标准

2024年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正式提出ESG概念的20周年,也是我国资本市场ESG信息披露规范化的开端之年。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沪深北证券交易所2024年4月份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上市公司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提供自律监管规范,也为中国特色ESG评价标准建设指明进一步推进方向。

国证ESG评价作为中国特色ESG评价标准建设当中一环,坚持“立足本土、借鉴国际”核心原则,聚焦我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目标,吸收国际主流ESG评价经验,构建包括维度、主题、领域、指标在内的4层级评价体系。据悉,基于该评价体系,每季度都会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对全部A股公司定期开展ESG评价。

此次更新并使用的国证ESG评价2.0版则进一步强化“立足本土”的核心原则,紧扣交易所最新指引要求,主要从两方面对原有评价标准进行了优化。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加或强化部分特色ESG议题考察,包括“降碳环保技术创新应用”“支持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履行账款偿付义务”等;二是进一步体现ESG评价标准与ESG制度建设的适配性,根据相关信息披露及数据可得性的最新情况,新增部分凸显企业ESG表现差异的定量指标,并结合“双重重要性”评估对部分指标权重进行优化调整,提高ESG绩效考察标准,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引导和推动。

荣正集团合伙人茆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优化评价体系,能够加强ESG投资的引导,从而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环境问题,制定明确的碳排放目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加速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特别是在高耗能行业,企业通过引入节能设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显著减少了碳排放。

积极打造本土最佳应用实践

事实上,自2005年发布国内首只公司治理指数以来,深市便持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深耕本土化ESG评价方法研究。近年来,更是加速拓展ESG评价应用,加强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深市发布可持续发展指数共计75条,构建形成定位清晰、层次丰富的ESG指数体系,服务市场多元化ESG投资需求。

例如,以深证100、创业板指等深市核心指数为母指数,应用负面剔除、正向筛选、因子整合等ESG策略,推出核心指数的ESG基准、ESG领先、ESG增强指数;将ESG因子纳入宽基指数选样指标,推出深证50指数,并迅即开发多只ETF;将ESG评价扩展到境外上市中国企业,推出港股内地企业ESG优选指数。

据了解,目前,跟踪深证信息各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基金产品达到27只,为分享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机遇提供了有效且便利的投资工具,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助力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在茆娟看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降低碳排放并对环境负责的公司。公司通过内化ESG管理,能够系统性地评估其对环境的风险与机遇,并制定具体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来减少碳排放、保护自然资源以降低潜在可能的碳税成本、极端气候损失等风险。

展望未来,张仕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碳”目标是未来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对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开展ESG投资也是值得长期布局的长坡厚雪。为此,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借鉴海外成熟的ESG投资方法论探索适合本土市场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现状,运用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对ESG投资实践赋能,探索更接地气的中国方案。

(编辑 才山丹)

标签: 郑州财经学院
浏览:490
日期:2025-02-05来源:财经新闻app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