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指导,《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主办的“《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12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12月14日,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郦明在论坛上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观察到投资者行为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居民的财富仍在持续增长,尤其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稳步提升。
另外,郦明讨论了理财产品面临的挑战,包括投资者对历史回报的依赖和未来债券市场可能的波动。他提出,理财产品需要在产品刻画和客户预期管理上做好准备,从绝对收益向相对收益业绩基准过渡,并强调了固收+择时的重要性。
郦明认为,理财产品需要通过增加债券市场交易、权益市场择时和量化工具使用来实现长期稳定收益,同时改变客户的收益预期,使其与市场表现相匹配。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郦明:各位嘉宾,各位同仁,非常感谢《财经》杂志对我们的邀请。我们在研究这个命题的时候在找重点,就是把握低利率,这个低利率怎么判断?以及如何突破?
基于经济的宏观背景,我们明显感受到9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后的政策转向。刚刚过去的12月份政治局会议,应该是对9月以来的政策做了进一步确认,并且提出加强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
在财政政策方面,明年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的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创新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在低利率环境下,政府债券供给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资产的供给。
货币政策方面,决策层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价格短期内难以回升的背景下,通过适时降准,以及继续降低政策利率,使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下降,促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观察到投资者行为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居民的财富仍在持续增长,尤其居民在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稳步提升。刚才嘉宾分享了整个理财和公募基金的行业规模,依旧处于上升阶段。
第二,2022年以来的资本市场周期的变化,出现了阶段性的定期存款规模有所上升的特征。
第三,不同客群的核心价值需求差异明显,刚才步总提到了20岁的投资人和50岁的投资人在近期在权益投资选择上,差异非常明显。
第四,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居民风险投资相匹配的意识越来越清晰。
我们也看到国外也经历过利率的下行,甚至是负利率时代,一般分为“快速下降期”和“底部振荡期”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先是宏观面出现较大的异动,需要快速降息等待利率的变化,而利率下降后需要等待经济的恢复,往往会在低位维持振荡,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下一次的经济过热需要加息降温来告一段落。从利率“快速下降期”来观察,居民部门持有的货币存款占比往往出现较大提升,股票、基金占比通常会回落,同时居民配置保险和养老金产品的比重也会上升。当利率处于“底部振荡期”,居民往往保持一定的投资,减少债券配置,对股票的配置会不断加大。
从银行理财配置角度出发,因为刚刚谈了低利率的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机会,当寻求一种“突破”的投资视角,除了坚持净值化方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外,重点谈谈投资端和负债端的三点考量:
第一,指数化的投资。指数投资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机会,从西方的经验看,指数投资规模大幅增长,理财公司应该利用指数、基金和ETF的工具提高市场机遇的快速获取能力。目前公募基金指数化趋势很明显,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11月份是31.76万亿,股票指数基金10月份单月涨了1035亿,年初以来的增幅达到了75%;债券指数基金月度也增加了169亿,年初以来的增幅达到了33%。我们判断该趋势依旧趋势,这类资产也是理财重点关注的标的资产。
第二,全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是应对低利率时代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可进行全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许多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利率环境,以及低利率环境的不同阶段中,各类市场或存在债券配置价值有所降低,特别在低利率的中后期,企业盈利提升带动下的股市有望走强。
第三,从产品研发角度,针对投资者差异化的需求,银行理财可设计结构性产品,同时兼顾投资安全性和多元资产机会。从亚太的发展经验看,面对低利率环境,客户理财往往更强调“保本”优先,结构性产品成为当时非常普及的大众金融投资工具,因为结构性产品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可以根据投资者风险收益特征,借助各类型期权等衍生工具定制产品结构,通过产品挂钩标的投资于全球不同金融市场,投资目标在寻求低相关性大类资产组合表现和风险分散角度寻求平衡。
步艳红:谢谢,刚才提到了风险这个话题,就着这个话题问一问光大的郦明总,光大理财一万多亿的规模(年初),这么大的底盘还有超过21%的增长,确实是,这个市场虽然一直在下行,但会有波动的风险,下一步在向权益或者海外资产配置延伸,可能也会面临很多市场风险,在这种高速规模增长下,如何应对?如何管理?你们是怎么管的?
郦明:感谢步总的问题,确实挺难回答的。我们行业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的近期基本特征是利率在下行,投资人获得了票息及额外的资产增值回报,整体投资业绩近阶段多数情况下实现了超预期的正增长表现。理财收益率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我们的部分产品还流动性兼具,这主要是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带来的更多回报。这背后也有很大的挑战,就是包括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渠道(财富管理机构),可能会强化它(理财产品)的历史回报对未来做行为推断,对未来投资收益想象出更高的收益预期。当下理财产品投资业绩表现,客观而言既有我们主观的努力,也是客观世界的变化所致。
就这一点而言,如果未来债市进入振荡期,甚至出现2022年末债市调整特征,理财产品的净值正常逻辑应该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与回撤。现在对理财最大的挑战是刘总提到的投资者陪伴或者渠道的投资者教育,到底如何来定位理财的未来?尤其在后续的低利率环境下,振荡可能性加剧,理财收益表现是否和投资者的预期相一致,不仅是单一的理财公司,而是整个理财行业都要思考的问题。
在未来潜在的变局下,我们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对于目前整体产品业绩的刻画,因为理财公司来源于传统的银行资管业务,彼时的银行资管多少带有影子银行特征形式,给客户刻画都是预期的绝对收益表现,几乎都能达标兑付。走到现在理财行业已经成立了五年,在资管新规规范整体行业行为要求下,资管固收类产品,在公募基金世界里,债券型产品普遍为相对业绩表达。目前理财行业与公募的投资品是类似的,但是我们给客户体现出来的业绩基准往往为绝对收益特征。这个绝对收益特征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比较好话述这类产品,以追求和投资者趋于一致绝对收益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真正按照绝对收益的产品特征来管理这个产品。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和资管行业里,真正能达到绝对收益的多数为对冲基金。以目前的展业模式做,对理财行业未来的挑战大,也就是我们在大类资产配置择时以及各类的套利工具中寻找尽可能稳态的绝对收益投资业绩表现,来对应理财产品给定的业绩基准。过去是用债券买入持有的方式,可倒推理解是一种量化和择时的结果。传统债券投资模式可否在未来长期持续创造正向收益,想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未来怎么去变化?在产品对客户的表达方面,可以慢慢向相对收益去靠拢,尤其是中长期限产品,如果产品实现相对收益业绩基准,则产品提供更大的风险预算参与市场投资。如果产品依旧是绝对收益业绩基准,可能对于公司的整个资产组织,包括全天候的大类资产配置择时投资挑战会加大,对市场深度也有要求,固收的投资逻辑转变为固收加择时交易,也就是我们通过不断的交易策略,活跃整个债券市场的交易行为,理财参与者会成为债市非常重要的交易参与者,把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培育起来以获取绝对收益投资目标。另外,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我们在其他资产上也以获得相关资产的绝对收益为追求,包括在权益市场择时、量化工具交易,以实现长期且行稳致远的绝对收益回报。总结一下观点,第一路径是改变客户(投资者)的预算,让它(理财产品)变成和我们债券市场风险收益特征相对应的业绩基准和业绩表现,通过资教和陪伴让客户熟知投资收益的收益根源是什么。第二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以追求绝对收益的资产组合和策略执行来对应绝对收益类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