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要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
相对老牌的金融城市上海、深圳、香港等,作为金融新星的重庆,走出了一条“新”中有“数”的金融之路。
以多元数字创新为笔,重庆绘制西南地区多层次金融时代画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在推动数字技术发展方面,重庆市已做出深厚铺垫。近年来,重庆持续厚植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动能。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蓬勃发展,巨大的投资潜力和机遇,在西南地区显现。其中,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重庆被赋予的重大使命。重庆多方各界,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目前,重庆实现金融机构牌照全覆盖,银行、交易中心等30家功能性总部先后落户,重庆保险、外资银行、上市银行数量保持西部第一。
金融市场体系集聚辐射能力逐步显现,重庆设立运行了2000亿产业投资母基金,组建种子、天使等政府性引导基金,在投科创企业超800家,保持1000家培育上市企业。
同时,重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亦引导培育了更多的本土人才,孵化了更多优质企业,吸引了更多金融产业上下游企业入渝形成产业集聚,繁荣重庆金融生态,推动重庆市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金融服务的向东扩展。
可以看到,一张西南地区的金融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张画布的颜料,是重庆不断壮大、逐渐成熟的市场规模、跨行业协同机制、居民消费水平、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金融生态。
在此环境下,重庆成功培育出诸多优秀的金融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茁壮成长,还通过改善和提升地区人才的就业环境、薪酬待遇,使得生态进入良性循环,金融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重庆接入了更多的互联网平台,让这张金融时代画布层次分明、五光十色。
几乎在《行动方案》发布同一时间,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在重庆举办。生态合作发布环节上,多所高校与研究院、金融机构发起共建“重庆市金融数字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行动倡议。
同时,该中心将以促进金融数字智能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协同推进现代金融科技和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建立开放协同的创新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力争用5~6年时间,累计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20项以上,获得核心发明专利及转化应用200项以上等。
另外,华为、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企业及复旦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分别与重庆企业马上消费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各方将在云计算、金融科技、数据安全、校企合作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见微知著,以一隅见数字重庆
马上消费,是消费金融行业一家十分特殊的公司。横向对比来看,其既没有互联网平台背景,亦没有强力的股东资源禀赋。
但它依然成功脱颖而出,确立了自身在消费金融行业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尽管承担着高于多数同行业者的资金成本,该机构始终稳于消费金融行业的前列。
2013年,重庆成为第二批10个参与消费金融试点的城市之一。彼时,两江新区作为重庆消费金融产业的主要承接地,正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兴的金融业态,在重庆迅速崛起。
两年后,马上消费在两江新区开业。
据最新数据显示,马上消费如今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累计交易额超1.70亿元,该公司累计纳税突破100亿元,已经成长为消费金融行业头部企业,和两江新区最大单一法人纳税大户。
此外,重庆当地良好的创业环境和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也给了马上消费助力。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是全国金融生态环境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重庆如此优渥的天时地利,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但企业的崛起,除了天时地利,也少不了人和的因素。
在开业之初,部分业界人士对马上消费金融的发展并不看好。彼时有人指出,“看不出马上消费金融有何特点。消费贷款需要看他的合作方,小额现金贷款需要看它的风控能力,总用‘大数据’这样的大词包装自己,反而显得心虚。而且他们的股东也没有多少消费数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马上消费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硬趟出一条自己的路,向行业亮出了自己的特点——科技。
在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看来,无论是在传统科技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和金融产业的融合是持续且深入的。在数据化和人工智能化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将进一步加速与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限于技术应用,更在于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如今马上消费已成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科技”主基调在业内已愈发鲜明。
举例来说,马上消费于去年8月,在业内率先发布零售金融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天镜”,目前服务用户已超2亿。今年,瞄准多维度的自我思考能力、有感情的拟人化能力、人机协同学习的平权能力以及跨行业推理泛化能力四个重点技术领域,天镜再次升级为2.0版本,通过实现逻辑与数据知识的分离处理,大幅降低模型更新数据需求,提升了模型的在线学习能力和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
科技的迭代、跃迁,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创新点”的不断丰富。
针对未来发展规划,赵国庆提到,马上消费将坚持“软件定义金融”和守正创新原则,适应和调整业务模式和技术手段。计划将人才从现有的2700人提升至5000人,以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同时,每年将营收的8%即全年超过1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与各行各业一同建设大模型生态。
以马上消费一隅,仍不足以观数字重庆全貌,也不足以看到重庆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近年来,依托于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重庆金融行业已形成机构类型丰富多元,金融科技创新全面发展,规模体量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已搭建包括银行业、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体系。
以消费金融类企业落地来看,重庆自2013年成为第二批10个参与消费金融试点的城市之一以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试点的机会,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现已有马上消费、蚂蚁消金、小米消金三家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包括小雨点小贷、度小满小贷等多家小贷公司汇聚于重庆,携手助力重庆打造全国消费金融集聚地。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重庆涉及消费的金融机构(组织)超80家,消费贷款规模同比增长30%,其中3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占全国消金行业的26.67%,居全国首位;网络小贷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连续8年居全国同业首位。
其他金融机构方面,重庆还培育了重庆国际信托、西南信托等信托公司,华润渝康资产管理等资产管理公司,重庆渝信融担、三峡担保等担保公司。“全牌照”体系,在重庆形成头部引领、行业集聚、多层次发展并服务全国的金融格局。
“新”中有“数” ,重庆金融业深化数字重庆建设
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建设数字重庆是数字时代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在此方面,重庆政府积极作为,重庆金融机构纷纷献力。
重庆政府,为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创造了优越环境。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与行动计划,出台了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及货币信贷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在明确了数字金融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为金融机构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同时,重庆与多方金融机构合力营造数字金融的良好发展氛围,展现出企业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共同进步,为重庆金融数字化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重庆金融环境持续优化,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金融机构,在数字重庆建设中发挥着作用,推动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并通过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构建更加开放、共享、协同的金融服务生态。
银行业方面,在巩固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融入数字金融发展浪潮。
其中,建设银行、重庆农商行、重庆富民银行在内的重庆金融机构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数字化转型,高效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深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融入数字经济新浪潮。
以重庆农商行为例,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进战略规划咨询项目和科技子公司落地,完善“数字农商行”框架设计,加强“政务+金融”合作模式探索,拥有5项国家级试点资格、140项专利授权的“专利池”、近40项各级各类金融及服务标准的“标准库”,提速“渝快贷+”数字产品体系建设,以数字金融转型助推数字政务落地。
其他金融机构,也为构筑数字化重庆的竞争新优势,提供重要补充。消费金融方面,蚂蚁消金与小米消金同样以其独特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共筑重庆消费金融数字化的完善体系。
据了解,蚂蚁消金在未来也将推出消费金融大模型,使得每个用户都能拥有一位专属的AI风险官和AI客户经理,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升客户的金融安全感与使用便捷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势而动。面对不断加速的数字技术,需要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手段,全面推进数字金融的扎根落地,通过数字金融服务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因此,重庆正积极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国际化视野,集聚高端金融要素,更好实现金融资源精准高效配置。
政府各部门正积极抓住数字重庆建设机遇打造数字金融发展标志性成果,全面提高金融监管和服务多跨协同水平,强化政策创新,优化金融生态,推动金融服务体系整体提升,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