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立方智库研究员 李闪闪
一、河南文旅行业发展现状
当下,地方文旅行业正逐渐成为地方城投平台产业转型的一大抓手。河南作为中部大省,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5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洛阳4家、安阳2家、郑州、焦作、南阳、驻马店、开封、平顶山、新乡、商丘、信阳、周口各1家。2023年,河南全省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9645.6亿元,接待旅游人次为2022年同期的228.2%,旅游收入为2022年同期的 305.2%。近几年,随着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河南各地市纷纷成立文旅国资平台,对区域内文旅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城投平台产业转型文旅行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二、中部六省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2023年,河南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645.6亿元,成绩单亮眼。2024年国庆假期,河南接待游客7991.6万人次,旅游收入565.9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5.1%,旅游收入增长15.5%。游客接待量前五位的景区分别为:万岁山59.67万人次,清明上河园55.33万人次,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50.05万人次,云台山45.06万人次,龙门石窟42.81万人次。
从中部六省的文旅数据来看,作为人口大省,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都较为深厚的河南文旅产业大有潜力。
三、河南地方国企文旅产业平台发债情况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我国地方文旅专项债规模由2020年的1616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5704亿元,项目数量由194个提升至1027个。
中证鹏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8月,50家旅投类国企样本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已达到62.01%。其中,河南地方文旅企业发债平台两家,分别是洛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洛阳文旅)和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下称开封文旅)。
截至2024年11月27日,洛阳文旅境内债券存量规模23亿元,共6只债券,全部为私募债,且多为3~5年期的债券。开封文旅境内债券存量规模22亿元,共10只债券,全部为私募债,期限多为一年。此外,两家均有境外债发行,其中洛阳文旅存量境外债券3只,开封文旅存量境外债券1只,期限为2年。
四、河南地方国资文旅企业转型发展情况
区域资源禀赋是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基础,城投企业在推动市场化转型时,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自身特点,聚焦产业化发展。当下积极向好的文旅行业,成为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河南地方国资文旅企业转型发展趋势较为良好,开封和洛阳基于较为成熟的文旅资源较早开始平台整合工作,分别成立了开封文旅与洛阳文旅,现已初具规模,也均在资本市场亮相,得到市场认可。
除此之外,新乡地区在新乡国资集团的工作整合下,已经开始着眼于相关文旅资产划拨;信阳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信阳文旅)则充分利用“茶文化”特色优势,正式投入运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漯河文旅集团(下称漯河文旅)也在今年组建完成并逐步推进资产划拨。由此可见,河南省内多个区域的地方国资平台纷纷步入文旅赛道。
开封文旅、洛阳文旅产业运营初具规模
开封文旅在成立之初,主要负责开封市内旅游景点的管理和运营,后从事开封市古城墙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整理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同时还从事房地产开发及商品贸易等其他业务。公司主要负责对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天波杨府、禹王台公园、繁塔、山陕甘会馆、延庆观及开封城墙景区等旅游景点的管理和运营。
2023年以来,开封文旅旅游业务收入逐步回升,2024年6月末收入额较2023年末增加35.34%,这主要与开封一些人文景点的网络走红大量游客涌入相关。2024年上半年旅游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原因系旅游业务的成本大幅增加,且开封市多为人文景观,需要投入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2024年中报显示,其旅游业务毛利率为23.37%。
洛阳文旅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册资本50亿元,是由原洛阳旅游发展集团进行更名并作为重组整合主体,在整合洛阳文保集团、龙门旅游集团、洛阳文投公司等4家文旅国企基础上组建的市管国有独资公司,拥有2个5A级景区(龙门石窟、龙潭峡)、1个4A级景区(隋唐洛阳城)。
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洛阳全市GDP为5481.60亿元,同比增长3.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04.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66.6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202.84亿元。洛阳文旅2023年旅游业务收入呈增加趋势,且旅游业务毛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洛阳本土的自然资源禀赋有关。
新乡文旅完成资产划拨,发力南太行旅游开发
新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太行山水自然风光,也有独特的牧野文脉、红色血脉以及黄河文化等人文资源。新乡著名的南太行八里沟(天界山游览区)就是由新乡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乡文旅)负责运营。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以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和股权(债权)投资为主要运作模式开展经营。2021年12月,新乡文旅划入国资集团,并重点承担其文旅消费板块功能。
截至目前,新乡国资财务报表中文旅营收贡献占比仍较小。主要是因为新乡国资的运营重点仍在化纤业务以及商品贸易与城市基础建设板块,一些文旅项目大多是由子公司直接负责。全市文旅融合带动效应不足,多数景区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观光为主,客源辐射区域狭窄,接待能力有限,这也加剧了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因此,该区域文旅产业平台未来发展更要着重关注旅游资源的平台整合问题。
信阳文旅正式投入运营,着力打造特色茶文化
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豫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处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中国毛尖之都”。
2020年11月27日,信阳文旅集团成立,2022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发展目标:统筹全市县(区)文旅资源资产,力争两年内资产达到300亿以上、信用等级AA+;三年内参股控股上市公司1—2家;五年内建成国内一流的特色文旅集团。根据信阳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信阳文旅集团全面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将各平台公司和各县区文旅相关资源通过合适的路径整合起来,进行深度挖掘、持续投入、统筹运营、逐步盘活,形成特色文旅产业。
漯河文旅于今年组建,并逐步完成资产划拨
漯河主要以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食品文化“四大文化”为核心,为加快构建全产业链谋篇布局,2024年3月由漯河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漯河文旅集团,按照市政府“推进七大文旅提升项目、培育十大文旅新业态”的战略部署,实现文旅资源的融合,有效推进文旅产业项目,助推漯河城投集团发展转型。
据地方文旅局公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漯河市共接待游客3017.8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亿元、增长22.5%。
孟津文旅被裁定破产,为当前行业提供镜鉴
孟津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孟津文旅)是河南洛阳市孟津区的区属国资旅游集团,成立于2015年,由洛阳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孟津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洛阳旅游发展集团持股51%,孟津区政府下辖的旅游资源开发公司持股49%。孟津文旅的成立主要是投资开发孟津区南石山村三彩文化小镇项目。
2023年2月21日,孟津文旅被法院裁定破产。其投资项目三彩文化小镇运营失败,市场需求与高额投资之间出现严重失衡,不断“失血”的孟津文旅,成为大股东洛阳旅游发展集团的包袱,最终严重资不抵债,走向破产之路。孟津文旅的破产,也为当前经济环境下行业的重组与整合提供了一定的镜鉴。
五、地方国资进入文旅赛道,产业融合势在必行
城市运营能力难以匹配文旅市场的爆发
随着近年来文旅市场的爆发,各地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与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不少城市在运营管理能力上却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与这一波市场热潮相匹配。这种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滞后性、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地方文旅行业的发展需要有高效、灵活且富有前瞻性的城市运营能力来支撑,这对于促进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国资文旅产业平台具备资源整合先天性优势
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更具有获取旅游资源的优势,城投企业转型文旅产业平台,更合时宜。
旅游业易受经济波动、政策调整及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旅类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够稳定,进而导致其融资渠道受限,难以满足文旅资源开发与整合等大量资金投入的需求,而转型后的国资文旅平台,可以凭借其集团化的资产规模以及信用评级开拓融资渠道,支撑文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同时,政府的支持、优质的景区资源也能为文旅类国资平台发展提供较好的保障。
地方文旅业整合势在必行,仍需实事求是谋发展
文旅行业的整合转型势在必行,但不能随意扩张,过于追求规模,缺乏科学的底层运营逻辑。实事求是,算好企业运营账,是地方国资文旅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新一轮文旅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国资文旅平台要深层把握文旅产业的规律和市场发展趋势,选择符合当地特色的文旅产品,避免出现投资项目同质化,同时严控新增债务,保持增量营收,让文旅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