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联储如期宣布加息25个基点,但在欧美银行业危机的阴影下,美联储正放慢加息的步伐。随着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我国货币政策所受掣肘正在减弱。
受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影响,2022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持续紧缩,而在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定力,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背离。不过自去年底以来,市场对中美经济周期逆转的预期增强。
国内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转松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3月23日国内央行进行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10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450亿元。
据记者统计,本周央行已经累计投放资金600亿元,其中周二单日净投放1530亿元,周一、周三、周四分别净回笼110亿元、370亿元和450亿元,此外周五还将有18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在上周五中国央行宣布降准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继续投放,国内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转松,市场利率下行较快。市场人士表示,季末因素仍可能使得跨季资金面出现波动,但降准有望缓和当前银行面临的长期流动性不足的局面,资金面或重回偏宽松状态。在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背景下,短期货币政策或尚不具备转向基础。
市场人士指出,在经济修复阶段不必担心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时间窗口尚未关闭。
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有望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受到美国中小银行破产的冲击,在3月会议开始的前几天,曾考虑过暂停加息。
市场人士指出,自2000年以来,美联储四次降息周期中有三次的触发点都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由于美国银行业危机蔓延,美联储加息进程或将进入“终局”。
此外,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周期亦有一定规律。据统计,2000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紧缩而我国宽松的时期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2022年3月至今,分化周期时长约12-15个月。
因此市场人士预计,海外加息周期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减弱后,我国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间将更趋灵活,尽管目前国内货币政策总基调仍是稳健且精准有力,但不排除为支持经济恢复阶段性的稳中偏松。
中国央行近日宣布,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降准打消市场对于中国国内后续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指出,在美国银行业危机冲击下,美联储加息将转换为“小步慢跑”的方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在减弱。
他认为,在硅谷银行事件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缓和,中美利差显著收窄,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也有边际改善。目前尚难确认下半年美联储会否降息,但至少美联储将保持“小步慢跑”以平衡金融风险和通胀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弱。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无论美联储后续加息节奏如何、中美利差如何波动,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掣肘都较为有限。
当前中美通胀形势存在根本差异——国内通胀仍处于2%以下的温和水平,与美欧高通胀形势形成了本质差异,加之宏观政策目标也有显著不同,这决定了即使在美联储快速加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也仍具有保持独立性、不受海外加息形势掣肘的基础。
实际上,3月议息会议已基本确认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海外货币政策后续将停止紧缩,更加有利于缓解因货币政策分化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压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国内兼顾“内外平衡”的政策压力。
短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继续保持稳健、适度。中美利差收窄也有助于缓解我国跨境资本流出压力。考虑到今年中国经济或维持5%左右的增速,而美国则大概率步入经济衰退,基本面的差异令国内资本市场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而人民币汇率的企稳也有利于外资流入。
中美利差迅速收窄,如何影响国内股债市场
数据显示,硅谷银行事件以来,短期中美利差迅速收窄,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经由110bp降至60bp左右,收窄近40bp,中美2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近90bp。
白雪认为,近期由于美国银行危机造成金融市场巨震,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发生了“过山车”般的大幅转向:危机发生的一周内,市场对本轮加息预期高点的预期下调了77bp,对2023年底政策利率预期跳水170 bp左右。
这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下行60 bp,中美利差也从3月初117bp的高位收窄至62bp,几乎收窄了一半。不过,预计短期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中枢在3.5%左右,难有再度大幅冲高动能,这意味着中美利差还将保持在倒挂状态。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指出,美国银行业风险令美联储二季度结束加息的概率大增,美元指数大概率将延续近期的疲弱走势,人民币汇率或将重现升值,对人民币计价资产是个好消息。若4月人民币回归升值通道,人民币计价资产吸引力将再次显现,国内股债市场亦将迎来外资这类增量资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