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活,可能要让一些过来人破防了。
80后和90后上大学的时候,大多数人只有学校食堂可选,少不了被背刺。
连演员吴磊都曾吐槽过北电食堂的鸭血粉丝汤:“鸭血有点少,只有粉丝没有鸭血。”
一旦遇上有创新精神的食堂大厨,经历更是毕生难忘。华东师范大学就曾因一道食堂创意菜——玉米炒葡萄,上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
哪怕是近两年,依然有江西工职院的“指鼠为鸭”、内蒙古大学食堂用鸭肉冒充牛羊肉、广州大学食堂售过期食品等事件。
但和过去不同,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免遭这份罪。
因为一大波餐饮巨头,正在杀向高校。
肯德基、麦当劳、老乡鸡等中式或西式快餐,带大学生提前品尝打工人餐。
不想吃快餐,也有很多其他选择。例如“海底捞 校园火锅”公众号显示,目前其已进入全国超50家高校。
奶茶品牌更是多到眼花缭乱。典型代表如校园连锁奶茶品牌“一哥”——益禾堂,校园门店数量突破了3000家,在华东地区甚至做到了“一校一店”。
大学食堂,是时候被上一课了。
但想从大学生口袋里掏钱,也绝不容易。
退兵商场,进军高校
大学生和餐饮商家,可以说是双向奔赴。
那些不思进取的大学食堂需要感受一下市场化手段的冲击,而身处红海的餐饮商家也亟需开辟新战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短短7年全国商业超市就倒闭了14000多家,关门率高达37.5%。和它们唇亡齿寒的餐饮商家的处境,可想而知。
年轻人不爱去商场了,于是餐饮商家主动去找年轻人。
最先出动的是快餐、奶茶、咖啡等连锁店——餐品制作不复杂,店面空间要求较小,天然更适合校园。
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快餐界老大哥,是最早付诸行动的。早在2013年,麦当劳就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区开了全国首家校园店,目前麦当劳校园店总数量已经突破百家。
中式快餐则是姗姗来迟。去年5月中旬,沙县小吃才在沙县所在市的三明学院开了首家校园店;近几年很火的老乡鸡,也是今年才在武大开了首家校园店,激动地咯咯叫,庆祝自己“考上985”。
相比之下,奶茶、咖啡品牌之间的厮杀就惨烈多了。
“开店狂魔”瑞幸咖啡,仅2020年一年就开出了300多家校园店。截至目前,瑞幸已经开出了超1000家校园店。
蜜雪冰城子品牌“幸运咖”,激进程度毫不逊色。它曾在官网明晃晃地宣告“把幸运咖开到每个大学、每个县城、每个城市”,把高校市场排在了它所有布局中的首位。数据显示,幸运咖有31%的门店在学校内部或周边。
此外,星巴克、Manner、库迪等咖啡品牌也是在成建制地入侵高校。
同样被卷得难受的奶茶店,也是不出意料地高举起了进军校园的大旗。
去年开学季,河北保定学院的食堂内,一口气就挤进来了蜜雪冰城、甜啦啦、益禾堂三家奶茶品牌。
在校园里,有的奶茶店还重温了久违的热闹。军训期间,校园内的蜜雪冰城就总被“新兵”攻陷。结束训练的大学新生,一齐奔向雪王怀抱,下一刻店员马上开启全功率模式制作冰淇淋和奶茶,把机器干到冒烟。
有的门店干脆拉出横幅,写道“一杯柠檬水,一声战友情,蜜雪兵城欢迎您”。
从此江湖上有了“蜜雪多兵,瑞幸多冰”的传言。
而当海底捞也出现在校园里,标志着高校餐饮的竞争进入到了next level。
去年10月,海底捞海底捞首家校园火锅店在西安文理学院开业。负责人透露,开店的原因,起初只是因为附近门店之前的学生消费比例高,所以选择进校园试点。如今海底捞校园店越开越多,可见适合大学生的不仅仅只有便宜的快餐、咖啡和奶茶。
一次尝试,加速打开了餐饮商家新世界的大门。
这过程中,唯一确定被伤害的人只有刚毕业和毕业许多年的打工人了。
他们一边眼红一边感慨:“我们当时哪有你们这样的条件啊!”
巨头疯抢大学生:“不亏本就行”
另一个令打工人破防的点在于:明明自己才是那些餐饮商家的消费主力军,却看到了它们在以前所未有的心思去花式讨好大学生。
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比如军训期间常常人满为患的蜜雪冰城校园店,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雪王主动整活,给他们表演稍息立正、滑滑板。有时还故意出糗,逗学生一笑。
其他餐饮商家,也是争着抢着想让学生看到它们的诚意,特别是在开学季。
去年,海底捞推出“捞个好苗头”双人优惠套餐,学生对上暗号就能获赠“祝福盆栽”或“网红玩具”。其他餐饮商家的开学季福利也不差,包括老乡鸡的《开学大吉套餐》、西部马华的《30元开学季烧烤套餐》、管式翅吧的《同桌套餐》《舍友套餐》……
今年刚进军武大校园的老乡鸡,在开业活动里,甚至有“校园内收集落叶兑换菜品券”的优惠。为了满足武大学霸们,老乡鸡还把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晚上10点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家极力地讨好学生们,出发点自然不是心疼学生们饱受食堂之苦,而是有利可图。
商家首先看中的是大学生们的“爆买”能力。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年度消费规模约为8500亿元。
这其中,餐饮是大学生们的主要消费,因此能伺候好学生的餐饮商家,无异于游进了一大片蓝海。
在河南新密市的一所大学内,在没有任何营销的情况下,一家新开设的幸运咖校园店,开学第一周,便做到了日均400-500杯,远超它的普通新店。
还有校园鲜果茶新锐品牌“真茶屋”,最高日销1000杯+,平均日营业额可以做到8000元。
商家第二看中的是大学生们的宣传能力。
年轻人爱分享,闲暇时间更多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渴望流量的影视行业十分热衷于校园路演。业内人士表示:“一场校园路演,效果往往能赶上片方在一个城市里跑的所有场总和。”甚至有团队声称:一场校园路演过后,这个学校周边5公里以内,三个电影院的上座率可以瞬间增长8%。
对于餐饮商家而言,如果能把大学生伺候好,口碑突围、营销效果和新品反馈很可能就都有了着落。
因此它们会根据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喜好,及时做出调整。
比如海底捞的校园火锅,不仅降低了各种菜品的价格,还推出了多种校园特色菜,包括火锅套餐、钵钵鸡、小吃等。
此外,商家还有个隐藏目的:放长线钓大鱼。
苹果曾对肆虐全国的山寨AirPods放任不理,因为山寨和正版的价格和质量都相差过大,不形成竞争。无处不在的山寨AirPods,反倒能给无数人种下了一颗向往正版的心。
校园里的“减配版”海底捞,也是在等待大学生毕业后真正有了消费能力的那天。
海底捞校园火锅门店相关负责人就曾直接表示:“海底捞校园店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公司的要求是,我们不亏本就可以了”。
其他的校园餐饮商家,也能提前在未来的消费主力面前混个熟脸,甚至搏得好感。
毕业后,打工人吃上一口连锁快餐店的预制菜,大学时光扑面而来。
让他们就着回忆干饭,商家的免费咸菜都能省下不少。
海底捞们的如意算盘,没那么好打
餐饮商家进高校,乍看起来是个多赢的局面。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容易逃离被食堂的奇葩饭菜和手抖的阿姨造成的伤害。
商家开拓了新市场,而且身处校园里,几乎不愁流量。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4763万人。
连学校也能借此提升形象,给自己的招生宣传片加分。
实际上,一些知名餐饮品牌开校园店,原本就是学校在主动邀约。例如2022年5月,南京市商务局牵头,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开展了“餐饮名品名店进名校活动”,南京大排档、回味鸭血粉丝、鸡鸣汤包、鸿福面馆等积极响应。
但十全十美的事情,大概只有梦里才有。
至少对于商家而言,高校餐饮市场不是谁都有资格有能力进场分一杯羹的。
繁荣之下的代价,首当其冲的是夸张的租金。
一些校内店铺,自恃位置和客流量优势,租金甚至比街边店还贵。
以江苏省内某高校为例,其校内40平左右的商铺,年租金高达30万元左右。更有传言蜜雪冰城想要入驻该校,也被“70平每年180万元的商铺租金‘劝退’”。
除了单独开店,商家也可以选择在高校食堂里租个档口,这样的合作采用的是提点模式,代价同样不小。业内人士表示:“大概提25-32个点,具体得看哪个学校,每个学校政策不一样。”换言之,商户每收入100元,就需要拿出25-32元分给承包食堂的餐饮公司。
另外不仅是租金的门槛,在一些学校,没人脉的商家可能连竞争优质铺位的资格都没有。
这或许是为什么,入驻校园的社会餐饮商家以连锁餐饮巨头居多。
一边付着高昂租金,另一边不少商家还会遇上一个导致收入减少的现实阻碍:外卖渠道缺失。
许多高校都会对校内交通进行管控,外卖进出高校并不容易,只能送到指定位置,通常是校门口。
因此,据说连美团和饿了么对高校校内餐饮市场的渗透率也不足30%。这也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校园外卖平台,它们通过招聘学生骑手,打通外卖进入宿舍的最后一公里。
可想而知,外卖减少必然会令一些商家头疼。尤其是像肯德基、瑞幸这样十分依赖外卖收入的商家,相当于塌了半边天。
除了这些,做高校餐饮还有其他显而易见的困难。
比如,一年只有9个月的时间能正常营业、大学生对价格相对敏感,再加上上文说到的大学生宣传能力强,当商家的菜品和服务出现问题,很可能当天就能坏事传千里。
餐饮生意没有哪个地方的钱是好赚的,即使在学校里也不例外。
一着不慎,商家们没等给食堂上一课,恐怕要先被学生们上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