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还是“开炮”了。
前两天,钟睒睒罕见现身,在江西信丰跟媒体们聊聊农业、农村、农民,对赣南脐橙如数家珍。
但是中间,他话锋一转,恳请“各家媒体的公正力量”,共同捍卫网络舆论的文明价值。
他直接喊话新晋首富张一鸣以及他实控的今日头条、抖音,“请你承担一个企业的文明准则和规则”,他在就个人遭受到的谣言伤害,等待张一鸣以及头条系平台一个诚恳的道歉。
“请今日头条、抖音,不要以任何所谓“避风港”原则进行搪塞,立即撤除对我的个人名誉权的侵害的言论、图片,并向我个人和我家属道歉”。
钟睒睒的语气十分激动,当然大家也能理解他的激动,毕竟,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里面,他对此感受颇深。
在2月份开始,农夫山泉和钟睒睒承受了“泼天的流量”,但是扑面而来可不是什么富贵,而是汹涌的谣言和非议,从企业到个人,无一幸免。
“背刺论”、“媚日论”、“外资论”,各种论调甚嚣尘上。
可以说,那时候的网络狂欢,一个红瓶盖就能跟日本国旗挂钩,“踩农夫山泉和钟睒睒”,已经成为流量密码。
在此期间,钟睒睒的个人评价到了谷底,农夫山泉损失数十亿的营收,而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是,钟睒睒的无病无灾的老母亲,在此期间去世了。更出人意料的事是,网暴之风,居然已经蔓延到了这位已故的老革命。
这损失可不是一点点,钟睒睒想要个道歉,但这并不容易。
钟睒睒也知道自己遭遇的核心因素是啥。
俩字,算法。不要小瞧这俩字,这是流量的源泉。
算法是技术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算法可以说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AI、大数据让信息分发更加简单化,顺便改变了分发模式,以前“人找信息”,现在“信息找人”。
咋找呢?
算法收集用户的各种数据,比如行为数据、属性数据、社交关系数据等,这些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用户爱好,最终形成一个精准的用户画像,然后推送个性化信息,如果你对这些信息感兴趣,那算法就会不停的推荐类似的内容给你。
在算法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上瘾”。
这两年,在学界一直在讨论一个概念,叫做算法权力。
“算法权力”,平台通过一定的算法向用户和公众施加一系列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借助精心设计的算法模型和互动机制,体现并事实了平台的意志。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个“缘故”,就是算法。
当一个事件成为热点,非理性、情绪化的发言和评论,是最受关注的,那么自然就能获得流量,而获得流量之后,它就会被平台的算法机制继续推荐,形成了更大的流量。
当“你”对这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做了诸如点赞、转发、评论等一系列动作后,算法会基于它,给“你”推荐更多相关话题,当它们影响或者占领“你”的心智,“你”就成为了流量生意上的一环。
钟睒睒算是看的明白的,你我都是算法构建出的信息茧房中的“囚徒”:
“那些天天在骂钟睒睒的人,他不是一个利益所得者,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算法的加持下,仇、怨、恨通通都来了。
这几年的网暴致死案不少,一件小事儿,就能把普通人逼上绝路,备受算法青睐的言论甚至有些可笑:
1、上海女子打赏骑手200元被网暴自杀案,特殊时期的用户与骑手的温暖故事,结果主流言论居然是“善良廉价”、“像打发乞丐”……
2、粉色头发女孩被网暴自杀案,一位被保送研究生的女孩,就因为一头粉色的头发,就被评论“头发染得跟酒吧陪酒一样”、“考上外围大学”……
3、武汉小学生母亲被网暴坠亡案,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母亲,因为穿着得体、没有大哭大闹、拦住要动手的丈夫,被网暴说“穿着打扮用心”、“想当网红”……
被网暴者往往陷入自证陷阱,越辟越谣,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以算法为核心,在平台流量化的隐性推动下,恶意被置顶,逐臭之夫带着汹涌的恶意而来,用言语来追求个性,最终,一个人就那么被恶意的潮水所淹没。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人没了,但是流量赚麻了,这种事可能可能在任何人身上发生。
当然了,用来摘清自己的托词也有很多,比如,“技术是中立的”。
但是真的中立吗?
在科技的逻辑下来看,算法没有善恶,但是,在商业逻辑下来看,操控算法的平台,是由商业利益自我驱动的。
平台对流量有天然的渴求,对于流量还有各种激励以及奖励政策。
矛盾就产生了,算法是内容的把关人,但是算法却又没法对内容的真伪把关,当一切不为真实负责而是为流量负责的时候,所有的激励和奖励,都是对谣言的鼓励。
如果这个时候,平台助推再加一把火,在伪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会偏差到哪里去,可想而知。
等到辟谣信息出来,算法好像又失灵了。
平台完全可以把它归因于“用户对辟谣不感兴趣”,但是算法起码要在传谣和辟谣上,达成一个基本的平衡吧,但是从现实结果上来看,显然没有做到,首富也拿不到的应该属于自己的公平。
在一些澄清短视频的评论区,流行一句话,“你是算法判给我的”。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最终走的还是网络审判那一套。
流量为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平台献祭。
谣言、网暴这样的事情,平台有没有责任呢?
钟睒睒在对张一鸣的喊话中直言:
“任何一项在盈利平台上发布的谣言,平台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这就像我一个制造企业,生产假货和销售假货一样同罪”。
这就是做了一个类比:一瓶伪劣牛奶,生产方和销售方,都有责任;那么同样,一则谣言,制造谣言的人和“贩卖”谣言挣流量的平台,也应该是同样的责任。
朴素情感上,这话肯定没啥毛病,但是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
举个例子。
去年,有6个女生的旅行合照被某博主盗用,配侮辱性文字,造女生黄谣,女生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最终胜诉,博主需要赔钱和道歉。
这事儿中,平台美美隐身,甚至连连带责任都不用承担。
护身符就是所谓的“避风港原则”,常用在知识产权类纠纷中,简而言之,就是用户侵权了,那么平台就应该删除、屏蔽、断链,否则要承担侵权责任。
这里面,给平台的抗辩理由就太多了:
1、谣言是用户生成的,与我无关,我有什么责任;
2、我删了,我就没责任;
3、内容不在我的服务器上,我也不知道该删啥,连带责任我都不认;
所以,在现实层面,也甚少有受害者敢直接和平台硬刚,甚至形成了“平台无责”的观念。
但其实,责任最大。
网暴信息的协同共治,头一条就是“源头防范”,而源头就在平台,平台要压实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要构建覆盖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干预处置、事后问责惩戒的全链条治理机制。
其实在钟睒睒之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就聚焦算法与网暴了,认为网暴监管与执法,应该聚焦平台的不作为,以及“利用算法、借网暴事件实施恶意营销炒作的行为”。
农夫山泉的法务,可能需要动起来了。
在不少人看来,钟睒睒对这些侮辱、谩骂、谣言,有一定的容忍义务,毕竟他是公众人物。
他确实忍了,但是忍的结果就是,损失承担了一大堆,但是要一个道歉,再迎来一片骂声,争取权益,成了蚍蜉撼树。
首富尚且如此,普通人咋办?唇亡齿寒。
被喊话的张一鸣,在2018年就说过,“一直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却没有意识到,技术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传播正能量,符合时代要求,尊重公序良俗”。
这一次,他要怎么回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