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基建狂魔,回归了?

今天,是属于太平洋彼岸的重要日子。

但在大家都还在关注大选结果对我们影响的时候,一个新的经济转向的信号已经出现。

前几年建成后却被荒废、关停的20余处高铁站,在近一个月内,至少有6处又重启了客运业务。

这些重新投入运营或正式开通的站点分布在河南、海南、北京等地,用于连接城市和周边地区,均为城际高铁的站点。

不仅如此,一些新增的高铁建设同样在升温:

比如总投资超过5600亿的世纪工程“沿江高铁”——沪渝蓉高速铁路,通泰扬大桥跨京沪高速,堪称全国的东西高铁大动脉,预计将于2030年全线贯通。

比如荆荆高铁(荆门至荆州)启动联调联试、年底通车后,湖北将成为第10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以及杭温高铁的开通运营,将让浙江陆上“1小时交通圈”彻底形成闭环...

并且,我专门去扒了下今年的铁路数据,发现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高达5612亿元,同比增长了10.3%

——从这个增速看,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接近8200亿元,打破2015年至今的历史纪录。

也就是说,我们的基建投资,又开始转向提速了。

而这种转向背后,同样是高层释放拼经济决心的关键。

实际上,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将高铁建设提速?

从趋势来看,这背后还关系到3层更关键的意图。

第1个,就是出海。

大家都知道,当下正是漂亮国大选的关键时刻,而无论最后谁当选,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出口会在这轮大选后受到遏制的事实。

无非是哈哈姐当选的话,我们的内需和出口都还能喘口气,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出口国会被进一步虹吸掉购买力的风险。

而拉动经济就那3驾马车,则出口未来会受限的情况下,投资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主发力方向。

并且,高铁作为咱与漂亮国差异最大的领域,发挥出的优势也非同寻常。

一方面,高铁早已成为我们投资出海、基建出海、产能出海的利器。

举几个例子:

由中国中车设计制造的高速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高速飞驰的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目前已累计发送旅客近500万人次;

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近3年累计运输货物4500多万吨,货物品类增加至2900多种,成为连通区域发展的“钢铁丝路”、“黄金大通道”;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诺段安全平稳运营,并且塞尔维亚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入欧前沿阵地,像汽车零部件制造是中资企业来塞投资最为集中的产业。

可以说,每一寸修到海外的高铁,都带去了我国独有的技术、资金和制度的辐射。

另一方面,也对冲了出口对我们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大国博弈中扮演着一枚极为关键的棋子。

第2个,则是进一步巩固我们城市群、都市圈在未来的发展格局。

就拿“沿江高铁”来说,一路串连了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5个省份,上海、重庆2大直辖市,沿线辐射的中国经济Top10的城市就有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7个之多。

到时,乘坐“沿江高铁”从成都前往上海,只需要6.8个小时,比起现在最快也需要11小时11分钟,时间缩短一大半。

而要知道,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本来就是极为重要的三大城市群。

但经过“沿江高铁”的这一串连,三大城市群中间的很多地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对沿线欠发达区域较多的安徽、湖北、川渝省市,包括发展潜力十足的合肥、湖州、宜宾等城市,新的财富机会也将变大。

第3个,就是提前布局,配合财政实力和市场空间,做到可持续发展。

就如我开头提到的又重新开通运营的闲置高铁站,正属于一种超前基建,等待的是周边配套发展成熟的时间——

等人口增长、产业兴起,这些高铁站是可能重新启用的,比如北京亦庄站、成都的双流西站。

只不过要注意的就是,不是每个省份,都有实力拼命建高铁,做可持续发展的布局。

2016年国家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提出在“四横四纵”的基础上,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

而截至目前,“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

也就是说,当前国内的高铁建设,确实已经告别狂飙年代,不同区域之间将再次出现大分化。

未来,高铁建设将呈现出3个新趋势

一,进入支线建设的时代,但这种“支线”要靠各省自己推动。

二,严控地方债务,从高铁到地铁再到第三次大基建挖人工运河,一些不能带来收益的基建项目都需要面临被砍。

三,来自属于CZ的支持将减少,地方出资将成为主流,且未来更多要靠自力更生。

毕竟,高铁的投资回报周期很漫长,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客流量作为支撑,许多线路本身是没有带不来经济效益的。

特别是现在从大基建转到大维修时代,这笔开支同样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能力承担。

总之,没有足够多财力、市场、人口、客流的地方,高铁建设恐怕要放缓,难以上演继续逆袭的奇迹。

漂亮国大选出结果后,我们的出口一旦受限,这背后还有一个风险点是大家容易去忽略的

——也就是漂亮国在对我们的商品加大关税力度的同时,还会使得一部分外贸企业因为竞争力较弱而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去。

比如越南、印度这些出口成本更低的国家去。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半年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这么做了。

比如在珠三角地区,就有很多外贸企业现在都面临没订单的困境,要不破产,要不考虑转移。

这也就说明,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外迁,对很多行业都将造成不小的冲击,我们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肯定也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经济的3驾马车,有效的投资之外,高层拼经济的重点,还重点转向了提振内需上面。

那么,会如何提振内需?

结合之前财政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透露的政策来看,如果接下来的天量刺激计划推出,大概率会重点落在几个领域里面:

1、化债

尤其是地方债,因为历史累计的债务太多了,以至于很多地方这两年虽然一直在化债,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4.74万亿,其中一般债务164491亿元,专项债务282912亿元。

将隐性债务也加在一起,目前地方政府的总负债余额有可能达到60万亿以上。

这么庞大的债务,单靠地方偿还压力非常大。

所以之前的会议已经明确表示:

要加大中央对地方债务化解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化解地方的隐性债务。

根据一些市场推测,这轮化债的支持力度有可能达到3-6万亿之间。

而通过这一系列化债举措,能让地方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重点项目,就比如高铁交通的建设,以及保民生等各种领域上。

这势必会带动短期内投资GDP的增长,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对于拉动经济、就业、还有大家的收入都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2、加大对房地产的支持和收储力度

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从926zzj定调“止跌回稳”开始,可以预见接下来也还会进一步加大对楼市的救市力度。

比如推出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房产和存量土地、进一步扩大货币化安置,通过更大金额的住房再贷款等方式促进城中村改造等。

3、继续加大对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

国家会利用专项债券、贷款等方式推动制造业、工业、交通领域的设备更新,同时鼓励居民以旧换新,通过发放消费券、房票去库存等来定向带动消费的增长。

而且你会发现,不管是以旧换新、还是收储其实都只针对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从效益的角度来说,才是最高的。

还是我刚刚说的,有人口增长的城市,才有需求,你真正把钱给到这些城市,产生的价值才能最高。

4、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

想要提振内需,提高居民收入是关键。

比如在保民生方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提高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力度等等。

另外,结合最近对城市定位的最新批复出来,央妈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的财政转移力度。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在短期内能够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而且很多措施在短期内就能够见成效。

并且,如果相关措施在11月份开始实施,今年剩下的两个月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年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是很有信心的。

当下,只等政策出台、和拼落地速度了。

标签: 财经杂志
浏览:513
日期:2024-11-21来源:最新财经新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