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艺融
10月27日,上交所副总经理王红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上交所将进一步培育ETF良好的生态圈,将ETF市场建设成为具有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枢纽型产品。
境内ETF市场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20年前,上证50ETF作为首只产品正式挂牌,中国ETF市场由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王红介绍,近年来,境内ETF行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近年来,每年新推出ETF产品超过百只,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超过990只ETF产品。其中,沪市共计约580只ETF。
“境内已有8只宽基ETF产品迈入‘千亿大军’,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更是一举超过4000亿元规模,而在去年同期,全市场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产品仅1只。”王红表示。
目前,境内ETF市场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用了9个月。其中,沪市ETF总规模达2.6万亿元,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1029亿元,稳居亚洲市场前列。以配置性需求为主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沪市ETF持有人超过800万户,较2020年底翻了一倍。其中,机构投资者持仓达1.9万亿元,占比超70%。
同时,ETF头部产品流动性持续提升。王红指出,近年来,头部产品的规模优势日益彰显。前三季度,全市场日均成交额超10亿元的产品共计23只,10只宽基ETF流动性居各类型之首,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头部产品成交额进一步得到提升。
此外,ETF分红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王红表示,上交所近年来持续引导ETF建立稳定分红机制,前三季度,沪市39只ETF分红,分红金额达110亿元。近期,首只季度强制分红型产品——摩根中证A50ETF问世,进一步助力投资者更好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多维度助力指数化投资发展
王红介绍,近年来,上交所持续壮大中长期投资力量,多维度助力指数化投资发展。
具体包括: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指数生态化建设。近期,上交所制定了新一轮《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丰富指数的编制、完善指数化的投资生态,逐步构建指数风险管理体系。今年以来,上交所推动上证全收益指数转为实时发布,更为全面反映沪市整体投资收益。
二是推动宽基ETF向更优更强迈进。今年前三季度,沪市宽基ETF资金净流入超过7000亿元,产品共计达到140只,规模合计1.6万亿元,占沪市股票ETF规模的77%。今年以来,上交所陆续推出中证A50、中证A500等广受市场欢迎的宽基ETF产品,实现重要宽基指数的全覆盖。
三是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指数及产品体系。沪市的宽基、行业、红利和跨境指数产品齐头并进,持续深化服务国家战略,着力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观测维度和投资标的,加深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进一步培育ETF生态圈
王红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ETF生态圈建设,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推动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持续丰富宽基ETF产品布局,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优质投资标的。进一步丰富策略指数ETF,推动指数增强型、高红利低波动等策略ETF多层次发展,丰富投资者选择。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资本市场改革目标,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相关主题ETF产品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REITs指数化产品落地。
二是深入落实“科创板八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丰富科创板指数和ETF品种,积极推进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将科创板ETF纳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引导资金持续投向硬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拓展ETF互联互通,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推动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稳步扩容,在已有ETF互通基础上,加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金市场合作,丰富基金市场跨境合作模式,提升本土指数和产品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四是不断完善ETF配套机制,和市场各方一起共同构建良好投资生态环境。持续研究推动ETF集合申购业务常态化,优化做市商机制和风险对冲工具,构建“长钱长投”市场体系,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
展望未来,王红表示,上交所将与市场各方齐心协力,进一步培育ETF良好的生态圈,将ETF市场建设成为具有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枢纽型产品,优化资本市场的结构,夯实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编辑 上官梦露)